•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曾国藩文集-曾国藩著 王澧华编

曾国藩文集目录:


曾国藩文集
前言
散文
笔记
诗词
联语
书信(一)
书信(二)
日记
冰鉴
处世金针·修身之要
处世金针·学问之道
处世金针·齐家之方
处世金针·治军之术

处世金针·修身之要


  人德八本

  余近年默省之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德……就中能体会一二字,便有日进之象。  家书:同治五年三月十四日夜谕纪泽纪鸿

  日来,每思吾身,能干十“三”字者用功,尚不失晚年进境。十“三”字者,谓三经、三史、三子、三集、三实。三忌、三薄、三知、三乐、三寡也。三经、三史、三子、三集、三实,余在京师,尝以匾其室;在江南,曾刻印章矣。三忌者,即谓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也。三薄老,幸灾乐祸,一落德也;逆命亿数,二薄德也;臆断皂白,三薄德也。三知者,《论语》末章,所谓“知命、
...更多

处世金针·学问之道


  立志向学

  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财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书: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致澄温沅季诸弟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家书: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致度温沅季弟

  兄所最虑者,同学之人无志嬉游,端节以后放散不事事,恐弟与厚二效尤
...更多

处世金针·齐家之方


  勤俭为本

  余蒙先人徐前忝居高位,与诸弟及子佳谆谆慎守者但有二语,曰“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而已。福不多享,故总以俭字为主,少用仆俾埠,少花银钱,自然惜福矣。势不多使,则少管闲事,少断是非,无感者亦无怕者,自然悠久矣。

  家书:同治二年六月初四日致澄弟  吾家累世以来,孝弟勤俭。辅臣公以上吾不及见、竟希公、星冈公皆末明即起,竟日无片刻暇逸。竟希公少时在陈氏宗们读书,正月上学,辅臣公给钱一百,为零用之需,五月归时,仅用去一文,尚馀九十人文还其父,其俭如此。星冈公当孙入翰林之后,犹
...更多

处世金针·治军之术


  制胜在人

  近年军中阅历有年,益知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陆氏但称先立乎其大者,若不辅以朱子韩积寸累工夫,则下梢全无把握。故国藩治军,摒去一切高深神奇之说,专就粗浅纤悉处致力,虽坐是不免大有功效,然为钝拙计,则犹守约之方也。

  书信:咸丰九年十月二十一日致吴廷栋

  凡与诸将语,理不宜深,令不宜烦,愈易愈简愈妙也。不特与诸将语为然,即吾辈治心、治身,理亦不可太多,知亦不可不[太]杂,切身日日用得着的不过一、两句,所谓守约也。

  书信
...更多
上一页12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梁廷楠
汉·伏胜
(北宋)蔡襄
明·王肯堂
唐·李筌
宋·郑望之
宋·陈达叟
宋·陈襄
蔡襄
清·杨岳斌
清·史梦兰
清·蔡锷
(宋)曾布
南北朝·雷学所
宋·施谔
龙榆生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