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中国八卦象数疗法-未知

中国八卦象数疗法目录:


神奇的八卦象数疗法
第01章 八卦象数疗法的基础理论
第02章 八卦象数疗法的临床资料
附录一 答读者问
附录二 关于八卦象数疗法临床中疑难问题的研究
附录三 统一物场与太极八卦边静
附录四 象数疗法典型病例选
附录五 经络图解
附录六 八卦象数疗法发展史大事记
序言
第01章 八卦象数疗法的基础理论
第02章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及八卦象数疗法中的应用
第03章 阴阳学说
第04章 八卦象数疗法与中医藏象学说
第05章 八卦象数疗法配方
第06章 象数疾病配方
附录 部分疾病象数配方查对表

第01章 八卦象数疗法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象数疗法的特点及意义

  一、治疗效果较好

  象数疗法能迅速将郁积在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使患者早日康复,所以,作用迅速是象数疗法的一大特点之一。研究表明,实施象数疗法后,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功能迅速恢复正常,病变的器官也可以得到充分的营养而迅速恢复正常,从而使人体迅速恢复健康。

  二、安全无副作用

  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安全有效是象数疗法的最大优
...更多

第02章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及八卦象数疗法中的应用


  祖国医学应用五行学说,就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方法和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现象,并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第一节 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
...更多

第03章 阴阳学说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属性。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由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八卦分五行,五行分阴阳,阴阳是《易》之纲。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内部均可分阴阳两音分。而每一事物中的阴和阳的任何一方还可再分阴阳。这种事物即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现象是无穷无尽的,即“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矣。

  
...更多

第04章 八卦象数疗法与中医藏象学说


  八卦象数疗法是以八卦学说为核心,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象数为媒介的一种气功疗法。这里的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就是指藏象学说。因为藏象学说是中医的核心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八卦象数疗法的取数配方和辨证旌治与中医的用药、针灸非常相似,其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所不同的主要是临床上,八卦象数疗法应用的是象数,而不是用草药或银针,因此不掌握中医的藏象堂说,就不可能掌握八卦象数疗法。但是,八卦象数疗法在临床运用藏象学说的时候,又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在“比类取象”方面,不只是把脏腑的生理、病理之象归类于五行,而是更进一步归类于八卦,把八卦、中医与气功紧密结合...更多

第05章 八卦象数疗法配方


第一节 八卦象数疗法的临床应用

  一、辨证施治

  八卦象数疗法与中医均源予《周易》,而且与之一脉相承。为此,八卦象数疗法必须坚持阴阳五行学说为纲领的辨证施治原则。辨证,就是分析、辨别疾病的证候。证候是疾病状态下病人的感受。是由一系列症状所组成的,如发热、口渴,大便秘结、舌苔黄等症状,以单独一个症状来说,是不能反映疾病的性质的,但是结合在一起,它们就能共同反映疾病的性质一热证。

  辨证与施治,是
...更多

第06章 象数疾病配方


  八卦象数疗法,是将八卦象数应用于医疗。八卦象数是指易学中的先天八卦的序数,即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其与人体和五行的基本对应是:

  乾1:属金,为首、大肠;

  兑2:属金,为肺、为口;

  离3:属火,为心、目、小肠;

  震4:属木,为肝、足;

  巽5:属木,为胆、股;
...更多

附录 部分疾病象数配方查对表


  消化系统

  肝阳偏亢

  ①640·30·80、②003·00600·040、③400

  肝气不舒

  ①430·20、②430、③4300

  肝炎

  ①400、②650·30·820、③40·70·20、④40·780

...更多
上一页12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张钺
姚秦·鸠摩罗什
清·郭麟
清·甘韩
(清)曹庭栋
清·别樵居士
梁·周兴嗣
(清)李颙
清·陈鉴
清·张骥
鶡冠子
晋·任豫
杨伯峻 等
宋·陈模
清·袁枚
明·罗懋登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