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下·水病针法论-医学源流论
卷下·水病针法论
凡刺之法,不过补泻经络,祛邪纳气而已,其取穴甚少。惟水病风〔病水〕肤胀,必刺五十七穴。又云:皮肤之血尽取之何也?盖水旺必克脾土,脾土衰则遍身皮肉皆肿,不特一经之中有水气矣。若仅刺一经,则一经所过之地水自渐消。而他经之水不消,则四面会聚,并一经已泻之水亦仍满矣。故必周身肿满之处皆刺而泻之,然后其水不复聚耳。此五十七穴者,皆藏之阴络水之所客也,此与大禹治洪水之法同。盖洪水泛滥,必有江淮河济,各引其所近之众流以入海,必不能使天下之水祇归一河以入海也。又出水之后,更必调其饮食。经云:方饮无食,方食无饮(使饮食异居,则水不从食,以至于脾土受湿之处也),无食他食百三十五日。此症之难愈如此。余往时治此病,轻者多愈,重者必复肿。盖由五十七穴未能全剌,而病人亦不能守戒一百三十五日也。此等大症,少违法度,即无愈理,可不慎哉。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唐·杜佑
晋·常璩
清·蒋镛
唐·段公路
郑麟趾
清·汪辉祖
宋·道融
清·俞蛟
清·吴广成
宋·周去非
明·黄允交
清·周声炣
明·钱塘散人
(清)闽金门许雷地豫庭
清·顾春
(南朝宋)鲍照撰 (明)太仓张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