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台湾文献丛刊028 台湾杂咏合刻-未知

台湾文献丛刊028 台湾杂咏合刻目录:


書籍簡介
弁言
韋序
周序
海音詩
楊序
龔序
題詞
臺灣雜詠三十二首(原註)
續詠十二首(原註)
臺陽雜興三十首(原註)
臺陽雜詠
汪跋
何跋

臺陽雜興三十首(原註)


  侯官馬清樞子翊著

  群山東聳水西流,星野終當屬女牛(「諸羅志」謂臺灣為翼九度者,非)。險隘人難踰滬尾,長城我欲築埤頭;連窯煆蠣蘆灰暖,萬灶煎餳蔗葉稠。三穫尚憂粳稻貴,屯田誰為借前籌?

  山勢龍盤起木岡,我朝文教破天荒;朝霞倒影翻紅水,萬派橫流湧黑洋。石出野田原有讖(石鐫文曰:『山明水秀,閩人居之』。見「福建通志」),金埋岩谷詎猶藏(林道乾妹埋金於打鼓山上)。如何士卒開山路,辛苦難逢三保薑(明王三保種薑岡山,得者可療百疾)!

  水多礁石礙行舟,黃黑成文土產硫。西
...更多

臺陽雜詠


  山陰何澂竟山著

  馬子翊廣文作臺陽雜興三十首;余見之技癢,因就廣文詩所未及者得詩

  二十四首。

  海外東南片土開,萬山羅列水環回。鯤身讓地倭謀拙(牛皮借地一事,與「明史」所載佛郎機之紿呂宋相似;論者疑之。或謂荷蘭與倭約,歲貢鹿皮三萬張,倭以全臺歸荷蘭;乃築赤嵌城,踞一鯤身全島),鹿耳乘潮鄭業恢(鹿耳門港道紆折,沙多水淺;成功至,忽水漲數丈,大小戰艦縱橫畢入);二百年來歸版籍(自康熙二十二年,靖海侯統師征鄭氏、克澎湖,克塽奉表以全臺降;至今一百九十五年),一千里
...更多

汪跋


  「臺灣雜詠」二十四首,山陰何竟山司馬譔;所以補馬子翊廣文「臺陽雜興」三十首所未及也。宅句裁章,叩冰韻玉;詞剪美稗,艷溢錙毫。風土之記寓焉,方物之志亦寓焉。至于臚掌故、述近事及制度之沿改、道里之遠近,莫不詳明典核;則並撫民夷、安疆圉之略亦寓焉。是曰詩史大有關係,允為必傳之作;豈屑與月露風雲、流連光景、泛如馬絡者絜短較長哉!余謂當亟付梓,以廣流傳;更宜取馬君之作同刊,庶不致有偏而不備之憾。作者並得諸目所親驗,讀者皆喜為耳所創聞;使插架中復增一有用之書,亦一大快事也!

  光緒戊寅五月庚戌朔,烏程汪日楨識。
...更多

何跋



  光緒建元五月,寶應王中丞奉命渡臺,檄予隨營辦理文案。越四月,而中丞病作;又一月,中丞內渡就醫,遽捐館舍。杜陵失武,余甚慟之!

  方中丞之在臺也,公餘之暇,日事吟詠,因作「臺灣雜詩」;每成一絕,即以示予。予受而錄之,積至三十二首;嗣於病中又作「續詠」十二首,予皆錄稿置行篋中。

  次年,豐順丁中丞接篆,復命予進署;勞形案牘,無暇展誦。十月,又有臺灣之役,襄辦營務,三年春,防務稍弛,丁中丞回省,命予留住行營。勾稽之暇,每與汪序東明府、林鶴蓀孝廉倡和為樂。惟時,馬子翊孝廉校官
...更多
上一页12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陈霆
清·李容
元·刘一清
(宋)施德操
明·闻龙
明·孙一奎
清·陈歧
汉·孔安国
(宋)范晞文
清·吴大廷
明·邱濬
清·李鹏年
清·杨钟宝
台湾杂记
清·笠翁先生
(漢)荀悅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