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敦煌变文集新书-未知
敦煌变文集新书目录:
敦煌变文集新书
引 言
敘 例
卷 一
卷 二
卷 三
卷 四
卷 五
卷 六
卷 七
卷 八
敦煌变文集新书
敦煌石室藏書的發現,震動了國際學術界。其中最重要而絕傳已久的變文,尤為近代學人所注目。關於變文的名稱、體製、流變、範圍,孫楷第、向達、王重民、周紹良等著名學者考證綦詳,發揮甚備,在此不擬多加討論。關於彙集變文材料,以供學人研究與參考者,前有周紹良編的敦煌變文彙錄,後有王重民等所合編的敦煌變文集。王編根據一百八十七個寫本,過錄之後,經過互校,編成七十八種。每一種,篇中有旁注,篇末有校記。就資料供應,披閱便利方面看來,已被國際學者公認是所有變文輯本中最豐富的一部。王重民先生自己也稱:「這可以說是最後最大的一次整理。」因此,自西元一九
...更多
引 言
敦煌石室藏書的發現,震動了國際學術界。其中最重要而絕傳已久的變文,尤為近代學人所注目。關於變文的名稱、體製、流變、範圍,孫楷第、向達、王重民、周紹良等著名學者考證綦詳,發揮甚備,在此不擬多加討論。關於彙集變文材料,以供學人研究與參考者,前有周紹良編的敦煌變文彙錄,後有王重民等所合編的敦煌變文集。王編根據一百八十七個寫本,過錄之後,經過互校,編成七十八種。每一種,篇中有旁注,篇末有校記。就資料供應,披閱便利方面看來,已被國際學者公認是所有變文輯本中最豐富的一部。王重民先生自己也稱:「這可以說是最後最大的一次整理。」因此,自西元一九五
...更多
敘 例
敦煌變文集新書的編次,和敦煌變文集頗有不同。新書是根據變文的發展過程,和變文的形式與內容來排列的。早期的變文居前,孳生的變文置後。變文的形式和內容大約可分成兩大類:第一類是講唱佛經和佛家故事的,第二類是講唱中國歷史故事的。第一類又可分成三種:第一種是按照佛經的經文,先作通俗的講解,再用唱詞重複解說一遍;第二種是講說釋迦牟尼太子出家成佛的故事;第三種是講佛弟子和佛教的故事。後兩種還是有說有唱。第二類也可分為三種,但不以故事內容分,而是按形式分的。第一種有說有唱,第二種有說無唱或有唱無說,第三種是對話體。這一分類和分類的排列次序,正好
...更多
卷 一
一、八相押座文始從兜率降人間,先向王宮示生相,九龍齊嗢香和水,爭浴蓮花葉上身。
聖主摩耶往後園,頻(嬪)妃綵女走樂喧,魚透碧波堪賞玩,無憂花色最宜觀。
無憂花樹葉敷榮,夫人彼中緩步行,舉手或攀枝余(餘)葉,釋迦聖主袖中生。
釋迦慈父降生來,還從右脅出身胎,九龍灑水早是●,千輪足下有瑞蓮。
阿斯陀仙啟大王,太子瑞應□(極)貞祥,不是尋常等閒事,必作箇菩提大法王,前生與殿下結良緣,賤妾如今豈敢專,是日耶輸再三請,太子當時脫指環。
...更多
卷 二
一、長興四年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
沙門△乙言:千年河變,萬乘君生;飲烏兔之靈光,抱乾坤之正氣。年年九月,彤庭別布於祥煙;歲歲重陽,寰海皆榮於嘉節。位尊九五,聖應一千。若非●(菩薩,下同)之潛形,即是輪王之應位。
累劫精修福惠(慧)因,方為人主治乾坤;
若居佛國名調御,來往神州號至尊。
徒(圖)世界安興帝道,要戈鋋息下天門。
但言日月照臨者,何處生靈不感恩。
金秋玉露裛塵埃,金殿瓊階烈
...更多
卷 三
一、太子成道經一卷我本師釋迦牟尼求菩提緣,於過去無量世時,百千萬劫,多生波羅奈國。廣發四弘誓願,為求無上菩提。不惜身命,常以己身一切萬物,給施眾生。慈力王時,見五夜叉,為啖人血肉,飢火所逼。其王哀
...更多
卷 四
一、目連緣起
昔有目連慈母,號曰青提夫人,住在西方,家中甚富,錢物無數,牛馬成群,在世慳貪,多饒殺害。自從夫主亡後,而乃霜居。唯有一兒,小名羅卜。慈母雖然不善,兒子非常道心,拯恤孤貧,敬重三寶,行檀布施,日設僧齋,轉讀大乘,不離晝夜。偶因一日,欲往經營,先至堂前,白於慈母:「兒擬外州,經營求財,侍奉尊親。家內所有錢財,今擬分為三分。一分兒今將去,一分侍奉尊親,一分留在家中,將施貧乏之者。」孃聞此語,深●(愜)本情,許往外州,經營求利。 一自兒子去後,家內恣情,朝朝宰殺,日日●胞(庖),無念子心,豈知善惡
...更多
卷 五
一、〔伍子胥變文〕
昔周國欲末,六雄競起,八□諍(爭)侵。
南有楚國平王,安仁(人)治化者也。王乃朝庭萬國,神威遠振,統領諸邦。外典明臺,內昇宮殿。南與天門作鎮,北以淮海為關,東至日月為邊,西與佛國為境。開山川而地軸,調律呂以辯陰陽。駕紫極以定天闕,撼黃龍而來負翼。六龍降瑞,地像嘉和,風不鳴條,雨不破塊。街衢道路,濟濟鏘鏘,蕩蕩坦坦然,留名萬代。
楚之上相,姓仵(伍)名奢,文武附身,情存社稷。手提三尺之劍,清(請)託六尺之軀。萬邦受命,性行淳直,議(儀)
...更多
卷 六
一、舜子變
姚(堯)王里(理)化之時,日浴千般祥瑞。舜有親阿孃在堂,樂登夫人便是。樂登夫人染疾在床,三年不豈(起),夫人喚言苦瘦(瞽叟),「立有姑(孤)男姑(孤)女,流(留)在兒婿手頂(頭),願夫莫令邊(鞭)恥。」苦嗽(瞽叟)報言娘子:「問疾病?有,夫人大須攝治。」道了命終。舜子三年池(持)孝,淡眼(服)十日寡體。
苦嗽(瞽叟)喚言舜子:「我舜子小(少)失卻阿孃,家裏無人主領;阿耶取(娶)一個計(繼)阿孃來,我子心裏何似?」舜子抄手啟阿耶:「阿耶若取得計阿孃來,也共親阿孃無二!」
...更多
卷 七
一、孔子項託相問書
昔者夫子東遊,行至荊山之下,路逢三箇小兒。二小兒作戲,一小兒不作戲。夫子怪而問曰:「何不戲乎?」小兒答曰:大戲相煞,小戲相傷,戲而無功,衣破裏空。相隨擲石,不〔如〕歸舂。上至父母,下及兄弟,只欲不報,恐受無禮。善思此事,是以不戲,何謂怪乎?
項託有相,隨擁土作城,在內而坐。夫子語小兒曰:「何不避車?」小兒答曰:昔聞聖人有言:上知天文,下知地里(理),中知人情,從昔至今。只聞車避城,豈聞城避車?」夫子當時無言而對,遂乃車避城下道。遣人往問:「此是誰家小兒?何姓何
...更多
1
2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元·张养浩
战国·鬻熊
唐·戴孚
清·纳兰性德
宋·陈规
清·吴宝芝
(北齊)魏收
(元)盛熙明 述
明·唐志契
宋·林灵真
汉·刘安
(汉)陆贾原著;王利器撰
(宋)孟元老
宋·程颢
清·陈鼎
(明)徐祯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