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益智录-清·解鉴
益智录目录:
益智录
卷之一 何福
卷之一 鬼联
卷之一 冤缢
卷之一 小宝
卷之一 柳逢春
卷之一 陈若愚
卷之一 安燕贻
卷之一 薛维东
卷之一 狐夫人
卷之二 梅仙
卷之二 巨蝎
卷之二 上官勇
卷之二 蜈蚣
卷之二 申术士
卷之二 袁岫云
卷之二 某伟
卷之二 于媪
卷之二 李义
卷之二 应富有
卷之二 宋蕙娘
卷之二 顾道全
卷之二 张清
卷之二 金瑞
卷之三 苏玉真
卷之三 义狼
卷之三 姚五官
卷之三 瑞红
卷之三 贺举人
卷之三 聂文焕
卷之三 福德会馆
卷之三 杨彩云
卷之三 赵阁老
卷之三 琼华岛
卷之三 杜仲
卷之三 隗士杰
卷之四 散花天女(稿本作“散花仙女”)
卷之四 狗冢坡(稿本作“义犬”)
卷之四 节烈女
卷之四 牛鬼
卷之四 华月娘
卷之四 江氏
卷之四 方太史(稿本作“方安仁”)
卷之四 李智
卷之四 人狐换亲(稿本作“许怀芳”)
卷之四 伍丽娘
卷之四 谷一穗
卷之五 翠玉
卷之五 刘翁
卷之五 林闺英
卷之五 胡二姐
卷之五 某公子
卷之五 白猿
卷之五 某乙
卷之五 阿娇
卷之五 义鬼
卷之五 碧玉
卷之五 请乩
卷之五 来生债
卷之五 旱脚鱼
卷之五 潘泽沅
卷之六 秦丽娟
卷之六 詹如仙
卷之六 崔洁
卷之六 牛偿债(稿本作“常山某”)
卷之六 冯官屯(稿本作“田思义”)
卷之七 月仙
卷之七 路案
卷之七 巩生
卷之七 毕成
卷之七 虚娘
卷之七 水母三娘
卷之七 琼仙
卷之七 张春娇
卷之七 章邑生
卷之七 王威
卷之七 陇州三案
卷之七 王富段成
卷之八 顾清高
卷之八 江在新
卷之八 美人图
卷之八 某邑案
卷之八 瑞雪
卷之八 赵诚
卷之八 恶梦
卷之八 许翠娥
卷之八 齐氏
卷之八 矫娘
卷之八 牛子良
卷之九 苏成
卷之九 颜星丽
卷之九 太原娼(稿本作“封云”)
卷之九 贺梦龄
卷之十 耿如梅
卷之十 林芳
卷之十 李司训
卷之十 鸦片烟
卷之十一 蒋廉
卷之十一 余母
卷之十一 合欢头
卷之十一 严三凤
卷之十一 董二晕
卷之十一 龙真穴的
卷之十一 绛云
卷之十一 开癞
卷之十一 带产出继
卷之十一 鬼狐遗方
卷之十一 查修文
附录一:跋中圭书
附录一:序张葆諴
附录一:序杜乔羽
附录一:序李佐贤
附录一:序黄琴轩
附录一:序吴炳荣
附录一:序侯功震
附录一:序尹述
附录一:序郑锡麟
附录一:序孙官云
附录一:序杨福祺
附录一:序汪仲洵
附录一:序王廷槐
附录一:序谭金诏
附录一:序王履中
附录一:序李恩寿
附录一:序侯维垣
附录一:题辞十章盖防如
附录一:题辞六章马国翰
附录一:题辞侯仲霖
附录一:题词余澐
附录一:题词二章蔡庆元
附录一:题词二章梁健
附录一:改烟雨楼志异元序宋翘
附录一:刻《烟雨楼续聊斋志异》改本例言宋翘
附录一:序何毓福
附录二:稿本所存原《益智录》目录
附录二:整理后记
卷之五 胡二姐
开封宗生,字小坡,仪表可人。读书乡村,门对旷野,每逢烈风急雨,农人多趋避其斋,心虽厌之,无可如何。一日狂风骤至,继以暴雨如注,意野人骚扰在所不免,而竟无一人来,心窃喜。未几,有女子携一包裹,冒雨而来。视之极美,鬓发垂露,眉黛尽湿,葛衣贴体,微露肌肤。入室后,以巾拭面,已而出包中干衣,并不遮避,对生脱去湿衣衣之。生素端方,见女肤如凝脂,情难自制。女衣毕,将湿衣置诸椸上,自言曰:“绣屦止一两,为雨泥所污,心甚恨之。”乃脱其靴,求生代去泥涂,遂上生榻,坐以俟之。生视之,靴乃五文刺绣,沾濡殆尽,爱而惜之。女来时,已将日暮,移时昏黑,而雨尚
...更多
卷之五 某公子
二邑巨家,结儿女之亲,余仅闻女家世籍齐邑。嗣女双目失明,女父以女不堪嫔富室,敬烦原媒退婚。男父曰:“婚既结而复退,世间岂有是理!然娶媳双失目,亦非细故。”言已,俯首踌躇。媒曰:“此系女家情愿,非君父子二三其德。”公曰:“虽然,事关伦常,不宜轻诺。”言际,有五尺之童在侧,即女之婿也,忽插言曰:“媳妇失目则议退婚,设吾失目,岳家断不敢生退婚之心。”公曰:“汝不嫌乎?”曰:“命也,何嫌之有?”男父笑谓媒曰:“勿议此,童子欲之,天缘定矣。”嗣瞽女及笄,于归时,女父市美女为婢陪送之,而婿惟笃夫妇之义,婢妾则备员而已。后五子登科,悉瞽夫人所生
...更多
卷之五 白猿
闽中多猿,孤吟夜月,长啸云山者,在在有之。有货草扇客,肩担若干,将市于山庄。路经山麓,憩于树下,取扇自挥,以祛溽暑;为诸猿窥见,悉至,各执一扇,四散摇之。肩担贸易,咸系贫人,扇悉为诸猿执去,资本尽丧,不禁大声叫苦。适有耘田农人,植其锄,走向卖扇者曰:“勿以此为苦,欲令诸猿还扇亦自易。”客急求术。农人曰:“客居他乡,不知猿性。君执扇急摇数摇,大言曰:‘此扇无用!’急掷于地,猿必效之。”客试之,果如农人言。又一客,推雨笠一车,值天乍晴,停车戴笠,以遮赤日。群猿见之,各取一笠,悉于山坡危坐戴之。客视其笠,失去四十馀顶,心虽痛恨,无可如何
...更多
卷之五 某乙
一孀妇生有二子:某甲、某乙。乙不孝不弟,居恒不知恭兄。与甲同居,私蓄货财,甲亦不敢遏止之。母偶为盘诘,辄恶声以相向。其犯上之举,擢发难数。乙私蓄意足,欲与甲分居各爨。甲曰:“各爨可耳。坡地数亩,可留为养亲之资,何必分?”乙疾视曰:“更迭奉养,何需资?”甲唯唯。
既分,兄贫弟富,更兼饥馑相因,甲衣食不足,竭力奉事,尚幸不至冻馁。某乙家食有美疏,而以疏者奉母。每食无馀,兼有不饱。偶不饥食少,乙疑母嫌食疏,辄怒目曰:“似此饭食,某甲一日亦未必两进。”母闻之,怒不敢言,惟于无人时饮泣而已。
...更多
卷之五 阿娇
佛山赏菊,济南八景之一也。菊开时,即石缝径侧亦悉露团香叶,风舞异葩。每逢重阳,城中外妇女,多登山拜佛,且采菊以应时令。风流人士,亦三五成群,山上乎逍遥。遇美人,辄假同途,恣情月旦。
有儒生于自怡者,美丰姿,静穆自喜,不解谑浪,为诸友坚约,从以行。抵南关,有友陈生曰:“游女如云。”于曰:“虽则如云,非我思存。”陈曰:“君未见其尤者耳。寒舍对门馆舍,为张令税居。其女阿娇,真如红药碧桃,有目共赏,君如见之,必将神志飞扬,不能自主。”于不以为然。忽见路旁有油壁车,车夫与陈生相识,辄问赴火神庙、天齐庙街道。陈问乘车
...更多
卷之五 义鬼
柳舍青者,东郡人也。于运河渡口设酒肆,历有年所。一日贯钱,柜中忽有纸锞灰,心颇疑讶,乃留意谛察之。每夕合户止灯后,有一人来沽,柳入钱于柜,暗中挹注与之。一日将钱置案上,向晨视之,则纸灰也。次日复然,始知沽酒者为鬼。至夜仍来沽,柳托鴖火觅提,灯既燃,请客入,强而后可。柳见客无影,信为真鬼。柳豪放,不少惧。谓鬼曰:“自饮无趣,今愿与君共酌。”鬼不语。柳乃注酒盈壶,烘之以火,斟二杯于案。尚未饮而鬼杯已干。柳喜极。盖鬼善饮,柳亦耽之,同嗜共好,意气相投。数旬后,猜疑俱释,宛如故旧。柳笑谓鬼曰:“今而后,愿夜夜共君饮。无酒,
...更多
卷之五 碧玉
龙佩铎,佚其名,大同山阴孝廉也,性慷爽,廉隅自重。一夜月明之下,有苍髯老人造谒,容貌修雅,服饰光灿,诘之。曰:“鄙人章氏,字圣舟。”谈吐文雅,公心悦之。既而曰:“君识夏三相公否?”曰:“年家晚辈,胡为不识?”章曰:“刻下獐皮价昂,夏相公明日射猎,必由此归,有猎獐,君盍求之?”龙曰:“仆生平不白取人物,决不为此。”章曰:“价买亦可。”曰:“买之而渠不索直,是巧取也,尤不可。”章袖出白金数两,置案间,曰:“仆急需此,敢烦代市。”龙愠曰:“市之而渠不要价,仆白使此银耶?且仆既不屑自为,肯为他人丧素守耶?请速收银两。”章收银而去,少顷复返
...更多
卷之五 请乩
请乩一事,余不敢信其有,亦不敢谓其无,意或诚则灵之事也。乃赓梁公印嘉谟,工诗赋,以廪贡报捐,试用训导。未仕为诸生时,师事翟鳞江、周二南,与陈纪堂、梁云山、花南村诸先生为友。一日,谈及《溪堂集》一事。盖谢无逸尝问潘大临曰:“近作新诗否?”曰:“时清卧,闻揽林风雨声,遂起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败意,止此一句。”或曰:“起句超忽如是,后必有佳句,竟为催租败兴而止,殊属可惜。诸公皆诗家,盍续以珠玉,以成完璧?”在座诸公无一应者。一人曰:“盍请纯阳大仙续之?”佥曰:“可。”公架机,诸公拈香焚符,多时机不动。诸公复默祷之。又
...更多
卷之五 来生债
邑北鄙某旺,农人也。勤俭居室,乐岁足给仰俯。有舅氏某,饮赌无赖,屡向旺借贷无还时。一日,某复向旺强贷,而其数倍他日,亦旺力不能给,遂辞之。某怒,以石自破其首,声称为旺打伤,将喊禀于官,治旺犯上之罪。旺惧,下气怡色语某曰:“甥家实无如许现钱,请先奉若干,下馀迟十日可乎?且阿舅取此钱去,五六日亦未必花尽。”某遂反恚为喜曰:“姑念至戚,恕汝。十日之期,不可愆。”旺唯之。于是用布裹其首,馔以酒食而去。至期旺如数送去。
甫数日,旺适昼寝,忽见某至,旺骇曰:“钱已使尽乎?”某曰:“然。今日舅来,非为借贷,实还贷耳。”
...更多
卷之五 旱脚鱼
蕲州邓诚己,巨富也。与兄诚物不相能,因分家致讼,三年不结,妄费无算,而所分产业,分毫不让。兄弟寓所相违不远,遇之一语不交。 一日,诚物市一脚鱼,从人提之过诚己寓居之门。诚己见之,将从人唤住,曰:“此系旱鱼,乃长蛇所化,食之决死无救。”从人曰:“有试验乎?”曰:“有。暮后以绳束其尾,倒悬于梁,明晨必有验。”从人以告。诚物曰:“吾嗜此,渠故为是说,以遏吾之所好。”既而怒曰:“鳖乃水中物,妄言为旱,彼何见而云然?”叱从人呼之来而责之,从人劝解而止。急令庖人烹鱼,曰:“食之无恙,而后责之,听渠有何说。”
诚己意
...更多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李西沤
清·陈忠倚
清·甘韩
明·罗懋登
薛调
清·彭继先
清·周学曾
宋·魏岘
元·完颜纳丹
唐·冯贽
明·程远
牛僧儒
(南朝齐)萧子良著
唐·李师政
梁巘
宋·余洞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