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宋)佚名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目录:


转校说明
转校说明二
点校说明
行程遇猴行者处第二
入大梵天王宫第三
入香山寺第四
过狮子林及树人国第五
过长坑大蛇岭处第六
入九龙池处第七
(题原缺)第八
入鬼子母国处第九
经过女人国处第十
入王母池之处第十一
入沉香国处第十二
入波罗国处第十三
入优钵罗国处第十四
入竺国度海之处第十五
转至香林寺受心经本第十六
到陕西王长者妻杀儿处第十七
附录

入鬼子母国处第九


  

  登途行数十里,人烟寂寂,旅店稀稀。又过一山,山岭崔嵬,人行不到,鸦鸟不飞,未知此中是何所在。

  行次欲近官道,道中更无人行。又行百里之中,全无人烟店舍。

  入到国中,见一所荒寺,寺内亦无僧行。又见街市数人,问云:“此是何处?”其人不言不语,更无应对。法师一见如此,转是恓惶。七人遂乃止宿此中。

  来日天晓,有钱又无米籴;问人,人又不应。逡巡投一国,入其殿宇,只见三岁孩儿无千无万。国王一见法师七人,甚是信善,满国焚香,都来恭敬。王问,“
...更多

经过女人国处第十


  

  僧行前去,沐浴慇勤。店舍稀疏,荒郊止宿,虽有虎狼虫兽,见人全不伤残。

  次入一国,都无一人,只见荒屋漏落,薗离破碎。前行渐有数人耕田,布种五谷。法师曰:“此中似有州县,又少人民,且得见三五农夫之面。”耕夫一见,个个眉开。法师乃成诗曰:

  荒州荒县无人住,僧行朝朝宿野盘。

  今日农夫逢见面,师僧方得少开颜。

  猴行者诗曰:

  休言荒国无人住,荒县荒州谁肯耕?

  人
...更多

入王母池之处第十一


  

  登途行数百里,法师嗟叹。猴行者曰:“我师且行,前去五十里地,乃是西王母池。”法师曰:“汝曾到否?”行者曰:“我八百岁时,到此中偷桃吃了;至今二万七千岁,不曾来也。”法师曰:“愿今日蟠桃结寔,可偷三五个吃。”猴行者曰:“我因八百岁时,偷吃十颗,被王母捉下,左肋判八百,右肋判三千铁棒,配在花果山紫云洞。至今肋下尚痛。我今定是不敢偷吃也。”法师曰:“此行者亦是大罗神仙。元初说他九度见黄河清,我将谓他妄语;今见他说小年曾来此处偷桃,乃是真言。”

  前去之间,忽见石壁高芩万丈;又见一石盘,
...更多

入沉香国处第十二


  

  师行前迈,忽见一处,有牌额云:“沉香国”。只见沉香树木,列占万里,大小数围,老殊①(当作“株”)高侵云汉。“想我唐土,必无此林。”乃留诗曰:

  国号沉香不养人,高低耸翠列千寻。

  前行又到波罗国,专往西天取佛经。

  ——————————

  原书校记

  ① “殊”,当作“株”。
...更多

入波罗国处第十三


  

  入到波罗国内,别是一座天宫:

  美女雍容,人家髣髴;

  大孩儿闹攘攘,小孩儿衮毬嬉嬉。

  狮子共龙吟,怫嵓与虎啸。

  见此一国瑞气,景象异常,乃成赞曰:

  波罗别是一仙宫,美女人家景象中。

  大孩儿,小孩儿,辛苦西天心自知。

  东土众生多感激,三年不见泪双垂。

  大明皇,玄奘取经壮大唐。

  
...更多

入优钵罗国处第十四



  

  行次入到优钵罗国,见藤萝绕绕,花萼纷纷,万里之间,都是花木。遂问猴行者曰:“此是何处?”答曰:“是优钵罗国。满国瑞气,尽是优钵罗树菩提花。自生此树,根叶自然,无春无夏,无秋无冬,花枝常旺,花色常香,亦无猛风,更无炎日,雪寒不到,不夜长春。”师曰:“是何无夜?”行者曰:

  佛天无四季,红日不沉西。

  孩童颜不老,人死也无悲。

  寿年千二百,饭长一十围。

  有人到此景,百世善缘归。
...更多

入竺国度海之处第十五


  

  法师行次,行者启曰:“我师不知,来时方昨日,今已过三年,此是西天竺国也;近鸡足山。”

  行之三日,见一座城门。门上牌额云“竺国”。入见街市数台,忩忩瑞气,人民马轿往来纷纷。只见香烟袅袅,花菓重重,百物皆新,世间罕有。次见一寺,寺号“福仙寺①”。遂入寺中,参见知客。彼中僧行,五千余人。次谒主事,又参厨头。寺内香花摇曳,蟠盖纷纭②。佛具齐全,七宝间杂。才【扌咸】金铃一下,即时斋馔而来。

  法师问行者曰:“此斋食,全不识此味。”行者曰:“此乃西天佛所供食,百味时
...更多

转至香林寺受心经本第十六


  

  竺国回程,经十个月,至盘律国,地名香林市内止宿。夜至三更,法师忽梦神人告云:“来日有人将《心经》本相惠,助汝回朝。”良久敬①觉,遂与猴行者云:“适来得梦甚异常。”行者云:“依梦说看经。”

  一时间眼瞤耳热,遥望正面,见祥云霭霭,瑞气盈盈;渐覩云中,有一僧人,年约十五,容皃端严,手执金环杖,袖出《多心经》,谓法师曰:“授汝《心经》,归朝切须护惜。此经上达天宫,下管地府,阴阳莫测,慎勿轻传;薄福众生,故难承受。”法师顶礼白佛言:“只为东土众生,今幸缘满,何以不传?”佛在云中再曰:“此
...更多

到陕西王长者妻杀儿处第十七


  

  回到河中府,有一长者姓王。平生好善,年三十一。先丧一妻,后又娶孟氏。前妻一子,名曰痴那;孟氏又生一子,名曰居那。长者一日思念考妣之恩①,又忆前妻之分;广修功果,以荐亡魂。又与孟氏商议:“我今欲往外国经商,汝且小心为吾看望痴那。此子幼小失母,未有可知,千万一同看惜。”遂将财帛分作二分,“一分②与你母子在家,荣谋生计;我将一分,外国经商。回来之日,修崇无遮大会,广布梁缘③,荐拔先亡,作大因果。”祝付妻了,择日而行。妻送出门,再三又祝看望痴那,无令疏失。

  去经半载,逢遇相知人④回,附
...更多

附录


  

  罗振玉跋一

  宋人平话,传世最少,旧但有《宣和遗事》而已。近年若《五代平话》、《京本小说》,渐有重刊本,此外仍不多见。

  此三浦将军所藏,予借付景印。宋人平话之传人间者,遂得四种。《四库全书总目》杂史类存目“平播始末”条,言《永乐大典》有平话一门,所收至伙;皆优人以前代轶事敷衍成文,而口说之。今《大典》已散佚;庚子拳匪之乱,翰林院火,《大典》烬余,有以糊油篓及包裹食物者;其幸完者,多流入海外。辛亥国变,官寺所储,亦为人盗窃分散,分一册不存。平话一门,不知人
...更多
上一页123

可能你会感兴趣

唐·释神会
吕得胜
唐·孟棨
清·顾嗣立
邓析
(晋)葛洪
(唐)刘知几(清)浦起龙 释
南北朝·吴兴
唐·李亢
梁·钟嵘
宋·何去非
南朝宋·范晔
淸·黄图珌
叶霖
唐·吴筠
清·熊钟谷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