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今古奇观-抱瓮老人

今古奇观目录:


-序
-第一卷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第二卷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第三卷滕大尹鬼断家私
-第四卷裴晋公义还原配
-第五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第六卷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第七卷卖油郎独占花魁
第八卷灌园叟晚逢仙女
第九卷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第十卷看财奴刁买冤家主
第十一卷吴保安弃家赎友
第十二卷羊角哀舍命全交
第十三卷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第十四卷宋金郎团圆破毡笠
第十五卷卢太学诗酒傲王侯
第十六卷李讲公穷邸遇侠客
第十四卷宋金郎团圆破毡笠
第十八卷刘元普双生贵子
第十九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第二十卷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第二十一卷老门生三世报恩
第二十二卷钝秀才一朝交泰
第二十三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第二十四卷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第二十五卷徐老仆义愤成家
第二十六卷蔡小姐忍辱报仇
第二十七卷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第二十八卷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第二十九卷怀私怨狠仆告主
第三十卷念亲恩孝藏儿
第三十一卷吕大郎还金完骨肉
第三十二卷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第三十三卷唐解元玩世出奇
第三十四卷女秀才移花接木
第三十五卷王娇鸾百年长恨
第三十六卷十三郎五岁朝天
第三十七卷崔俊臣巧会芙蓉屏
第三十八卷赵县君乔进黄柑子
第三十九卷夸妙术丹客提金
第四十卷逞多财白丁横带

第十卷看财奴刁买冤家主


  诗云:

  从来欠债要还钱,冥府于斯倍灼然。

  若使得来非分内,终须有日复还原。

  却说人生财物,皆有分定。若不是你的东西,纵然勉强哄得到手,原要一分一毫填还别人的。从来因果报应的说话,其事非一,难以尽述。在下先拣一个希罕些的,说来做个得胜头回。

  晋州古城县有一个人,名唤张善友。平日看经念佛,是个好善的长者。浑家李氏却有些短见薄识,要做些小便宜勾当。夫妻两个过活,不曾生男育女,家道尽从容好过。其时本县有个赵廷玉,是个贫难的人,平日也守本分。只因一时母亲
...更多

第十一卷吴保安弃家赎友


  古人结交惟结心,今人结交惟结面;结心可以同死生,结面那堪共贫贱?九衢鞍马日纷纷,追攀送谒无晨昏。座中慷慨出妻子,酒边拜舞犹弟兄。一关微利已交恶,况复大难肯相亲?君不见,当年羊、左称死友,至今史传高其人!

  这篇词名为《结交行》,是叹末世人心险薄,结交最难。平时酒杯往来,如兄若弟。一遇虱大的事,才有些利害相关,便尔我不相顾了。真个是:“酒肉弟兄千个有,落难之中无一人。”还有朝兄弟、暮仇敌,才放下酒杯,出门便弯弓相向的。所以陶渊明欲息交,稽叔夜欲绝交,刘孝标又做下《广绝交论》,都是感慨世情,故为忿激之谈耳。如今我说
...更多

第十二卷羊角哀舍命全交


  背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看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昔时,齐国有管仲,字夷吾;鲍叔,字宣子,再个自幼时以贫贱结交。后来鲍叔先在齐桓公门下信用显达,举荐管仲为首相,位在已上。两人同心辅政,始终如一。管仲曾有几句言语道:“吾尝三战三北,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吾尝三仕三见逐,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也;吾尝与鲍叔谈论,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与鲍叔为贾,分利多,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所以古今说知心结交,必曰“管鲍”。今日说两
...更多

第十三卷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闲向书斋阅古今,偶逢奇事感人心;忠臣翻受奸臣制,肮脏英雄泪满襟。休解绶,慢投簪,从来日月岂常阴。到头祸福终须应,天道还分贞与淫。

  话说国朝嘉靖年间,圣人在位,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只为用错了一个奸臣,浊乱了朝政,险些儿不得太平。那奸臣是谁?姓严,名嵩,号介溪,江西分宜人氏。以柔媚得幸,交通宦官,先意迎合,精勤斋醮,供奉青词,由此骤致贵显。为人外装曲谨,内实猜刻。谗害了大学士夏言,自己代为首相。权尊势重,朝野侧目。儿子严世蕃,由官生直做到工部侍郎。他为人更狠,但有些小人之才,博闻强记,能思善算,介溪公最听他的说话
...更多

第十四卷宋金郎团圆破毡笠


  不是姻缘莫强求,姻缘前定不须忧。

  任从波浪翻天起,自有中流稳渡舟。

  话说正德年间,苏州府昆山县大街有一居民,姓宋,名敦,原是宦家之后,浑家卢氏。夫妻二口不做生理,靠着祖遗田地,见成收些租课为活。年过四十,并不曾生得一男半女。宋敦一日对浑家说:“自古道‘养儿待老,积谷防饥。’你我年过四旬,尚无子嗣,光阴似箭,眨眼头白。百年之事靠着何人?”说罢,不觉泪下。卢氏道:“宋门积祖善良,未曾作恶造业;况你又是单传,老天决不绝你祖宗之嗣。招子也有早晚,若是不该招时,便是养得长成,半路上也抛撇了。劳而无
...更多

第十五卷卢太学诗酒傲王侯


  卫河东岸浮丘高,竹舍云居隐凤毛。

  遂有文章惊董贾,岂无名誉驾刘曹。

  秋天散步青山郭,春日催诗白兔毫。

  醉倚湛卢时一啸,长风万里破洪涛。

  这首诗,系本朝嘉靖年间一个才子所作。那才子是谁?姓卢,名楠,字少梗,一字子赤,大名府浚县人也。生得丰姿潇洒,气宇轩昂,飘飘有出尘之表。八岁即能属文,十岁便娴诗律,下笔数千言,倚马可待。人都道他是李青莲再世,曹子建后身。一生好酒任侠,放达不羁,有轻财傲物之志。真个名闻天下,才冠当今。与他往来的,俱是名公巨卿。又且
...更多

第十六卷李讲公穷邸遇侠客


  世事纷纷如弈棋,输赢变幻巧难窥。

  但存方寸公平理,恩怨分明不用疑。

  话说唐玄宗天宝年间,长安有一士人,姓房名德,生得方面大耳,伟干丰躯。年纪三十以外,家贫落魄,十分淹蹇,全亏着浑家贝氏纺织度日。时遇深秋天气,头上还裹着一顶破头巾,身上穿着一件旧葛衣。那葛衣又逐缕缕绽开了,却与蓑衣相似。思想天气渐寒,这模样怎生见人?知道老婆余得两匹布儿,欲要讨来做件衣服。谁知老婆原是小家子出身,器量最狭,却又配着一副悍毒的狠心肠。那张嘴头子,又巧于应变,赛过刀一般快,凭你什么事,高来高就,低来低对,死的也
...更多

第十四卷宋金郎团圆破毡笠


  聪明男子做公卿,女子聪明不出身。

  若许裙钗应科举,女儿那见逊公卿。

  自混沌初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虽则造化无私,却也阴阳分位。阳动阴静,阳施阴受,阳外阴内。所以男子主四方之事,女子主一室之事。主四方之事的,项冠束带,谓之丈夫,出将入相,无所不为;须要博古通今,达权知变。生一室之事的,三绺梳头,两截穿衣,一日之计,止无过饔飧井臼,终身之计止无过生男育女。所以大家闺女虽曾读书识字,也只要他识些姓名、记些帐目。他又不应科举,不求名誉,诗文之事全不相干。虽然如此,各人资性不同。有等愚蠢的女子,
...更多

第十八卷刘元普双生贵子


  全婚昔日称裴相,助殡千秋慕范君;

  慷慨奇人难屡见,休将仗义望朝绅!

  这一首诗,单道世间人周急者少,继富者多。为此,达者便说:“只有锦上添花,那得雪中送炭?”只这两句话,道尽世人情态。比如一边有财有势,那趋财慕势的多只向一边去。这便是俗语叫做“一帆风”,又叫做”鹁鸽子旺边飞”。若是财利交关,自不必说。至于婚姻大事、儿女亲情,有贪得富的,便是王公贵戚自甘与团头作对。有嫌着贫的,便是世家巨族不得与甲长联亲。自道有了一分势要、两贯浮财,便不把人看在眼里。况有那身在青云之上,拔人于淤泥之中,重捐己
...更多

第十九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

  于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古来论交情至厚莫如管鲍。管是管夷吾,鲍是鲍叔牙。他两个同为商贾,得利均分,时管夷吾多取其利,叔牙不以为贪,知其贫也。后来管夷吾被囚,叔牙脱之,荐为齐相。这样朋友,才是个真正相知。这相知有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今日听在下说一桩俞伯牙的故事。

  列位看官们,要听者,洗耳而听;不要听者,各随尊便。正是:“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话
...更多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西晋·竺法护
清·戴龙邦
宋·余洞真
(宋)曹勋
(清)况周颐
元·王结
汉·伏胜
刘歆
唐·赵蕤
明·释如惺
钱穆
宋·周敦颐
(唐)李绛
曹继武
清·龚自珍
(宋)尹洙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