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华佗神方-未知

华佗神方目录:


简介
序
卷一 华佗论病理神方
卷二 华佗临症神方
卷三 华佗神方秘方
卷四 华佗内科神方
卷五 华佗外科神方
卷六 华佗妇科神方
卷七 华佗产科神方
卷八 华佗儿科神方
卷九 华佗眼科神方
卷十 华佗耳科神方
卷十一 华佗鼻科神方
卷十二 华佗齿科神方
卷十三 华佗喉科神方
卷十四 华佗皮肤科神方
卷十五 华佗伤科神方
卷十六 华佗结毒科神方
卷十七 华佗急救法神方
卷十八 华佗治奇症法神方
卷十九 华佗兽医科神方
卷二十 华佗制炼诸药神方
卷二十一 华佗养性服饵法神方
卷二十二 华佗注仓公传(附)

简介


  华佗神方 汉·华佗 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华佗神方》亦名《华佗神医秘传》,原题“古代真本”,“汉。谯县华佗元化撰、唐·华原孙思邈编集”,本书是根据中华民国十二年、古书保存会藏版、上海大陆图书公司排版的“海内真本”《华佗神医秘传》整理点校。 全书共二十二卷,涉及到病理、诊断、临症、炼药、养性服饵以及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耳科、鼻科、眼科、齿科、喉科、皮肤科、伤科、结毒科、急救科、治奇症、兽医科等各种常见病症的证治与方药,并有经验秘方,累计1103方。其用药简便廉
...更多

序


  孙序
  原夫玄黄肇剖,天地攸分,万汇毕陈,人类始出。吾人含生负气,孑身于高浓之间,寒暑乘其外,阴阳薄其中,彼其疾病夭折,不得其正命而死者,奚堪胜数。自神农尝百草而知物性,轩辕询岐伯而着《灵枢》、《素问》,是由《本草》、《内经》之学,始灿然大备。其后春秋战国时,有和缓扁鹊之徒,汉代有淳于意、郭玉之辈,皆挟方术,以治人疾病。或以生气决生死;或以针灸起沉。史策所载,班班可考。惟皆传其轶事,而不获睹其方书,读者憾焉。仲景氏生于有汉桓灵之间,会当大疫,乃始有《伤寒论》暨《金匮》玉函之作,惟专重方药
...更多

卷一 华佗论病理神方


  [卷一] 一○○一·论人法与天地
  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天地有四时五行,寒暄动静。其变也,喜为雨,怒为风,结为霜,张为虹;人体有四肢五脏,呼吸寤寐,精气流散,行为营,张为气,发为声,阳施于形,阴慎于精,天地之同也。失其守则蒸热发,否而寒生,结作瘿瘤,陷作痈疽,盛而为喘,减而为枯,彰于面部,见于肢体,天地通塞,一如此矣。故五纬盈亏,星辰差忒,日月交蚀,彗孛飞走,天地之灾怪也;寒暄不时,天地之蒸否也;土起石立,天地之痈疽也;暴风疾雨,天地之喘乏也
...更多

卷二 华佗临症神方


  [卷二·华佗临症神方] 二○○一·华佗治头痛身热要诀

  表外实,下内实,忌∶世治外实,多用表剂。表则外虚,风寒得入,而病加剧。世治内实,多用下剂,下则内虚,肠胃气促,而肢不畅。华先生治府吏倪寻头痛身热,则下之,以其外实也。治李延头痛身热,则汗之,以其内实也。盖得外实忌表,内实忌下之秘也。又按内实则湿火上冲,犹地气之郁,正待四散也;外实则积垢中留,犹山间之水,正待下行也。其患头痛身热同,而治法异者,虽得之仙秘,实本天地之道也。余屡试之,果屡见效。(孙思邈注)

...更多

卷三 华佗神方秘方


  [卷三] 三○○一·华佗麻沸散神方
  专治病患腹中症结或成龟蛇鸟兽之类,各药不效,必须割破小腹,将前物取出。或脑内生虫,必须劈开头脑,将虫取出,则头风自去。服此能令人麻醉,忽忽不知人事,任人劈破,不知羊踯躅三钱茉莉花根一钱当归一两菖蒲三分水煎服一碗。

  [卷三] 三○○二·华佗琼酥散神方

  本剂专为痈疽疮疡施用刀圭时,服之能令人不痛。

  蟾酥一钱半夏六分
...更多

卷四 华佗内科神方


  [卷四] 四○○一·华佗治伤寒初起神方
  伤寒始得一日,在皮当摩膏,火炙即愈。若不解者,至二日在肤可法针,服解肌散发汗,汗出即愈。若不解者,至三日在肌,复发汗则愈。若不解者,止勿复发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芦丸,微吐则愈。若更困,藜芦丸不能吐者,服小豆瓜蒂散,吐之则愈。视病尚未醒者,复一法针之。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则可下也。又伤寒初起时,用柴胡、白芍、茯苓、甘草、桂枝、麻黄各一钱、当归二钱,陈皮五分,水煎服极效。

  [卷四] 四○○二·华佗治伤
...更多

卷五 华佗外科神方


  [卷五] 五○○一·华佗治阳症痈疽神方
  凡阳症痈疽,发生时必突起分余,其色红肿发光,疼痛呼号,苦在五日之内,犹可内散。

  方用∶金银花四两蒲公英二两生甘草二两当归二两天花粉五钱水煎服,一剂即消,二剂痊愈。

  若未服败毒之散,已在五日以外,致成脓奔溃。必用金刀,去其口边之腐肉,使内毒之气不藏。刀长凡三寸,宽约三分,两面之锋俱利,勘定患部,横直刀画,成十字形,以末药敷于膏药之上,粘贴即能止痛。三日之内,
...更多

卷六 华佗妇科神方


  [卷六] 六○○一·华佗治月经不通神方

  桃仁朴硝牡丹射干土瓜根黄芩各三两芍药大黄柴胡各四两牛膝桂心各二两水蛭虻虫各七十枚上十三味,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

  [卷六] 六○○二·华佗治室女经闭神方

  黄芩牡丹桃仁瞿麦芎各二两芍药枳实射干海藻大黄各三两虻虫七十枚蛴螬十枚水蛭五十枚上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服两剂后,灸乳下一寸黑圆际各五十壮。

...更多

卷七 华佗产科神方


  [卷七] 七○○一·华佗治安胎神方

  浓朴(姜汁炒)蕲艾(醋炒)各七分当归(酒炒)川芎各一钱五分黄荆芥穗各八分菟丝子(酒泡)一钱白芍(酒炒)二钱羌活甘草各五分枳壳(面炒)六分上以水二碗,煎取一碗,临服时再用贝母去心为末一钱,以药冲服。此方功效极伟,凡妊娠七月者,服一剂;八月者服二剂;九月十月皆服三剂;临产服一剂。且凡胎动不安,势欲小产,及临产艰危,横生逆产,儿死腹中,皆可服之,极有奇效。惟预服者空心温服;保产及临产者,皆临时热服。一剂不足,继以二剂。如其人虚弱,可加人参三、五分,
...更多

卷八 华佗儿科神方



  [卷八] 八○○一·华佗治小儿初生不啼神方

  凡初生小儿,不能作声者,乃由难产少气所致。即取儿脐带向身却捋之,令气入腹,仍呵之至百度,啼声自发。

  [卷八] 八○○二·华佗治初生小儿口噤不乳神方

  赤足蜈蚣半枚去足,炙令焦,研末,和以猪乳二合,分三,四次服之,瘥止。

  [卷八] 八○○三·华佗治预解小儿胎毒神方
...更多
123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丁耀亢
唐·易静
明·陈鉴
(明)朱权
清·彭希
(春秋)孙武著;(三国)曹操注
明·安遇时
王逸塘
宋·贾似道
唐·玄嶷
唐·李冲昭
清·毛大瀛
清·陈乃干
明·徐上达
储华谷
清·戴杰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