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医方集宜-未知

医方集宜目录:


简介
医方集宜内容细目
叙
凡例八款
六气十二经见证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卷之九
卷之十

卷之六


  [卷之六\眼目门] 五轮见证

  眼两角大小属心为血轮病则赤脉上生昏热肿痛赤烂多生浮翳血灌瞳仁大先赤而敷小左眼先患而敷右眼其病在心黑精属肝为风轮病则昏暗黑花头痛有泪其病在肝上下两胞属脾为肉轮病则眼胞肿起肉侵睛外生小块在廓名曰偷针拳毛倒睫其病在脾白眼属肺为气轮病则白睛肿起多生瘀肉有泪白膜侵睛名曰气障其病在肺瞳仁属肾为水轮病则眼目昏暗瞳青仁绿头痛冷泪观人物若堆烟视太阳如水花久成青盲内障其病在肾

  [卷之六\眼目门] 八廓见证
...更多

卷之七


  [卷之七\妇人门] 调经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大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天谓天真之气降癸谓癸水名故云天癸也然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肾气全盛二脉流通经血渐盈应时而下所谓之月事者平和之气常以三旬一见以象月盈则亏也若遇经脉行时最宜谨于调理将理失宜似产后一般受病轻为宿疾重则死矣盖被惊则血气错乱经脉渐然不行运于身则为血分痨瘵等病者其时劳力则生虚热变为疼痛之根若恚怒则气逆气逆则血逆逆于腰腿则作痛肿过期即安也且如崩漏不止之症先因心火亢盛于是血脉泛溢以致肝实而不纳血出纳之道遂废经曰子能
...更多

卷之八


  [卷之八] 小儿门

  夫医之道莫难乎小儿盖一忽有病不可以脉切不可以言审惟在察色听声要知疾病之由是亦难矣若小儿初生之后禀受胎元浓者疾病自少禀受怯弱者不加保护生病多端或受惊触或伤饮食或冒风寒皆能致疾若非烛理之明曷能辨哉一或少差为害不浅业此者又当以明症而治疗焉

  [卷之八\小儿门] 小儿指掌脉纹图

  男左女右看手掌虎口纹法一风关易治一气关疾深一命关恶候其症候看纹过寅关初病卯关疾深辰关难治一寅关青
...更多

卷之九


  [卷之九\痘疹门] 病源

  魏氏曰痘者豆也因象而立名也顺则形顺否则逆其为证也根于精血之初而成于淫火之后男女媾精欲因火生火因欲炽精血成形而火即中乎体待时而发发必假乎气血痘症生焉毒非气弗领非血弗载使气不盛何能逐其毒血不荣何能任其毒盖气血领载之功赖于元气元气充实则易保痊若痘有稀稠乃受毒之浅深而吉凶生死于此系焉或遇时气之发动者乃天地之邪气与人身之遗毒相感而类从也夫小儿痘疹虽禀受胎中三液秽毒未有不因外感内伤相搏而成也其始发热与伤风相似于疑似之间须当微微发表先表散毒瓦斯否则毒瓦斯在脏而成痘疮所谓
...更多

卷之十


  [卷之十\外科] 疮科总论
  夫痈疽疮疖者皆缘气血不和喜怒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调使五脏六腑之气怫郁于内以致阴阳乖错气血凝滞而发也夫痈疽之疾多生于膏粱富贵之人以其平昔所食肥腻炙爆安生不劳嗜欲无节以致虚邪热毒内攻煎熬气血而成也痈者壅也大而高起属乎阳六腑之气所生也其脉浮数疽者皆属心火盖心主血而行气若气血凝滞挟心火之热而生痈疽之类也夫痈发于六腑若燎原之火外溃肌肉疽生于五脏沉涩难疗若陶室之燧内消骨髓痈则易疗而难瘥疽则难疗而易痊诸疮之中惟背疽疔疮最为急症其次莫如脑疽肠痈喉痈之类亦其急者也至若瘰悬痈痔漏诸疮其症
...更多
上一页12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郭士遂
春秋卫·王诩
(清)陳璸
明·齐东野人
(明)佚名
欧阳修
唐·罗隐
宋·浦江吴氏
龙榆生
(南朝)刘勰
宋·卢天骥
明·邵经邦
宋·法贤
明·张宇初
清·陈鑫
(明)秀水沈德符景倩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