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主编
资治通鉴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五十一
卷五十二
卷五十三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五
卷五十六
卷五十七
卷五十八
卷五十九
卷六十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卷六十三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卷六十六
卷六十七
卷六十八
卷六十九
卷七十
卷七十一
卷七十二
卷七十三
卷七十四
卷七十五
卷七十六
卷七十七
卷七十八
卷七十九
卷八十
卷八十一
卷八十二
卷八十三
卷八十四
卷八十五
卷八十六
卷八十七
卷八十八
卷八十九
卷九十
卷九十一
卷九十二
卷九十三
卷九十四
卷九十五
卷九十六
卷九十七
卷九十八
卷九十九
卷一百
卷一百一
卷一百二
卷一百三
卷一百四
卷一百五
卷一百六
卷一百七
卷一百八
卷一百九
卷一百一十
卷一百一十一
卷一百一十二
卷一百一十三
卷一百一十四
卷一百一十五
卷一百一十六
卷一百一十七
卷一百一十八
卷一百一十九
卷一百二十
卷一百二十一
卷一百二十二
卷一百二十三
卷一百二十四
卷一百二十五
卷一百二十六
卷一百二十七
卷一百二十八
卷一百二十九
卷一百三十
卷一百三十一
卷一百三十二
卷一百三十三
卷一百三十四
卷一百三十五
卷一百三十六
卷一百三十七
卷一百三十八
卷一百三十九
卷一百四十
卷一百四十一
卷一百四十二
卷一百四十三
卷一百四十四
卷一百四十五
卷一百四十六
卷一百四十七
卷一百四十八
卷一百四十九
卷一百五十
卷一百五十一
卷一百五十二
卷一百五十三
卷一百五十四
卷一百五十五
卷一百五十六
卷一百五十七
卷一百五十八
卷一百五十九
卷一百六十
卷一百六十一
卷一百六十二
卷一百六十三
卷一百六十四
卷一百六十五
卷一百六十六
卷一百六十七
卷一百六十八
卷一百六十九
卷一百七十
卷一百七十一
卷一百七十二
卷一百七十三
卷一百七十四
卷一百七十五
卷一百七十六
卷一百七十七
卷一百七十八
卷一百七十九
卷一百八十
卷一百八十一
卷一百八十二
卷一百八十三
卷一百八十四
卷一百八十五
卷一百八十六
卷一百八十七
卷一百八十八
卷一百八十九
卷一百九十
卷一百九十一
卷一百九十二
卷一百九十三
卷一百九十四
卷一百九十五
卷一百九十六
卷一百九十七
卷一百九十八
卷一百九十九
卷二百
卷二百一
卷二百二
卷二百三
卷二百四
卷二百五
卷二百六
卷二百七
卷二百八
卷二百九
卷二百一十
卷二百一十一
卷二百一十二
卷二百一十三
卷二百一十四
卷二百一十五
卷二百一十六
卷二百一十七
卷二百一十八
卷二百一十九
卷二百二十
卷二百二十一
卷二百二十二
卷二百二十三
卷二百二十四
卷二百二十五
卷二百二十六
卷二百二十七
卷二百二十八
卷二百二十九
卷二百三十
卷二百三十一
卷二百三十二
卷二百三十三
卷二百三十四
卷二百三十五
卷二百三十六
卷二百三十七
卷二百三十八
卷二百三十九
卷二百四十
卷二百四十一
卷二百四十二
卷二百四十三
卷二百四十四
卷二百四十五
卷二百四十六
卷二百四十七
卷二百四十八
卷二百四十九
卷二百五十
卷二百五十一
卷二百五十二
卷二百五十三
卷二百五十四
卷二百五十五
卷二百五十六
卷二百五十七
卷二百五十八
卷二百五十九
卷二百六十
卷二百六十一
卷二百六十二
卷二百六十三
卷二百六十四
卷二百六十五
卷二百六十六
卷二百六十七
卷二百六十八
卷二百六十九
卷二百七十
卷二百七十一
卷二百七十二
卷二百七十三
卷二百七十四
卷二百七十五
卷二百七十六
卷二百七十七
卷二百七十八
卷二百七十九
卷二百八十
卷二百八十一
卷二百八十二
卷二百八十三
卷二百八十四
卷二百八十五
卷二百八十六
卷二百八十七
卷二百八十八
卷二百八十九
卷二百九十
卷二百九十一
卷二百九十二
卷二百九十三
卷二百九十四
卷一百一
◎晋纪二十三(起上章涒滩,尽著雍执徐,凡九年)
○孝宗穆皇帝下
升平四年庚申,公元三六零年
春,正月,癸巳,燕主俊大阅于邺,欲使大司马恪、司空阳骛将之入寇;会疾笃,乃召恪、骛及司徒评、领军将军慕舆根等受遗诏辅政。甲午,卒。戊子,太子暐即位,年十一。大赦,改元建熙。
秦王坚分司、隶置雍州,以河南公双为都督雍、河、凉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雍州刺史,改封赵公,镇安定。封弟忠为河南公。
仇池公杨俊卒,子世立。
...更多
卷一百二
◎晋纪二十四(起屠维大荒落,尽上章敦牂,凡二年)
○海西公下
太和四年己巳,公元三六九年
春,三月,大司马温请与徐、兖二州刺史郗愔、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等伐燕。初,愔在北府,温常云:"京口酒可饮,兵可用。"深不欲愔居之;而愔暗于事机,乃遗温笺,欲共奖王室,请督所部出河上。愔子超为温参军,取视,寸寸毁裂,乃更作愔笺,自陈非将帅才,不堪军旅,老病,乞闲地自养,劝温并领己所统。温得笺大喜,即转愔冠军将军、会稽内史,温自领徐、兖二州刺史。夏,四月,庚戌,温
...更多
卷一百三
◎晋纪二十五(起重光协洽,尽旃蒙大渊献,凡五年)
○太宗简文皇帝
咸安元年辛未,公元三七一年
春,正月,袁瑾、朱辅求救于秦,秦王坚以瑾为扬州刺史,辅为交州刺史,遣武卫将军武都王鉴、前将军张蚝帅步骑二万救之。大司马温遣淮南太守桓伊、南顿太守桓石虔等击鉴、蚝于石桥,大破之,秦兵退屯慎城。伊,宣之子也。丁亥,温拔寿春。擒瑾及辅并其宗族,送建康斩之。
秦王坚徙关东豪杰及杂夷十五万户于关中,处乌桓于冯翊、北地,丁零翟斌于新安、渑池。诸因乱
...更多
卷一百四
◎晋纪二十六(起柔兆困敦,尽玄黓敦牂,凡七年)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
太元元年丙子,公元三七六年
春,正月,壬寅朔,帝加元服,皇太后下诏归政,复称崇德太后。甲辰,大赦,改元。丙午,帝始临朝。以会稽内史郗愔为镇军大将军、都督浙江东五郡诸军事;徐州刺史桓冲为车骑将军、都督豫、江二州之六郡诸军事,自京口徙镇姑孰。谢安欲以王蕴为方伯,故先解冲徐州。乙卯,加谢安中书监,录尚书事。
二月,辛卯,秦王坚下诏曰:"朕闻王者劳于求贤,逸于得士,斯
...更多
卷一百五
◎晋纪二十七(起昭阳协洽,尽阏逢涒滩,凡二年)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下
太元八年癸未,公元三八三年
春,正月,秦吕光发长安,以鄯善王休密驮、车师前部王弥窴为乡导。
三月,丁巳,大赦。
夏,五月,桓冲帅众十万伐秦,攻襄阳;遣前将军刘波等攻沔北诸城;辅国将军杨亮攻蜀,拔五城,进攻涪城;鹰扬将军郭铨攻武当。六月,冲别将攻万岁、筑阳,拔之。秦王坚遣征南将军巨鹿公睿、冠军将军慕容垂等帅步骑五万救襄阳,兖州刺史张崇救
...更多
卷一百六
◎晋纪二十八(起旃蒙作噩,尽柔兆阉茂,凡二年)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上
太元十年乙酉,公元三八五年
春,正月,秦王坚朝飨群臣,时长安饥,人相食,诸将归,吐肉以饲妻子。
慕容冲即皇帝位于阿房,改元更始。冲有自得之志,赏罚任情。慕容盛年十三,谓慕容柔曰:"夫十人之长,亦须才过九人,然后得安。今中山王才逮人,功未有成,而骄汰已甚,殆难济乎!"
后秦王苌留诸将攻新平,自引兵击安定,擒秦安西将军勃海公珍,岭北诸城悉
...更多
卷一百七
◎晋纪二十九(起强圉大渊献,尽重光单阏,凡五年)
○列宗孝武皇帝中之下
太元十二年丁亥,公元三八七年
春,正月,乙巳,以朱序为青,兖二州刺史,代谢玄镇彭城;序求镇淮阴,许之。以玄为会稽内史。
丁未,大赦。
燕主垂观兵河上,高阳王隆曰:"温详之徒,皆白面儒生,乌合为群,徒恃长河以自固,若大军济河,必望旗震坏,不待战也。"垂从之。戊午,遣镇北将军兰汗、护军将军平幼于碻磝西四十里济河,隆以大众陈于北岸。温攀、
...更多
卷一百八
◎晋纪三十(起玄黓执徐,尽柔兆涒滩,凡五年)
○烈宗孝武皇帝下
太元十七年壬辰,公元三九二年
春,正月,己巳朔,大赦。
秦主登立昭仪陇西李氏为皇后。
二月,壬寅,燕主垂自鲁口如河间、渤海、平原。翟钊遣其将翟都侵馆陶,屯苏康垒。三月,垂引兵南击钊。
秦骠骑将军没弈干帅众降于后秦,后秦以为车骑将军,封高平公。
后秦主苌寝疾,命姚硕德镇李润,
...更多
卷一百九
◎晋纪三十一(强圉作噩,一年)
○安皇帝甲
隆安元年丁酉,公元三九七年
春,正月,己亥朔,帝加元服,改元。以左仆射王珣为尚书令;领军将军王国宝为左仆射,领选,仍加后将军、丹杨尹。会稽王道子悉以东宫兵配国宝,使领之。
燕范阳王德求救于秦,秦兵不出。邺中恟惧。贺赖卢自以魏王珪之舅,不受东平公仪节度,由是与仪有隙。仪司马丁建阴与德通,从而构间之,射书入城中言其状。甲辰,风霾,昼晦。赖卢营有火,建言于仪曰:"赖卢烧营为变矣。"仪以为然,
...更多
卷一百一十
◎晋纪三十二(著雍阉茂,一年)
○安皇帝乙
隆安二年戊戌,公元三九八年
春,正月,燕范阳王德自邺帅户四万南徙滑台。魏卫王仪入邺,收其仓库。追德至河,弗及。
赵王麟上尊号于德,德用兄垂故事,称燕王,改永康三年为元年,以统府行帝制,置百官。以赵王麟为司空、领尚书令,慕容法为中军将军,慕舆拔为尚书左仆射,丁通为右仆射。麟复谋反,德杀之。
庚子,魏王珪自中山南巡至高邑,得王永之子宪,喜曰:"王景略之孙也。"以为
...更多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陆世仪
清·魏秀仁
西周生
金·尹志平
(宋)李焘
宋·蔡襄
清·弘璧
明·王大纶
清·惠觉
越·佚名
(东汉)辛氏撰
南朝陈·徐陵
(清)陈澧 注
宋·郭若虚
清·王又华
周明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