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岫岩志略卷二-岫岩志略
岫岩志略卷二
营建志 【城池公署仓库祠祀凤凰城城池公署祠祀附】
先王建邦设都所以域民也岫处万山中城无三里未足增雉堞之观邦有四民而独缺学官之设其建置似无足记述然数百年来易镇而为县复易县而为厅宏规巨制无异州郡矣故城池皆众志之所成公署皆政令所自出仓库祠祀实养民事神所必需废者修之坠者举之何莫非营建之至计乎志营建
城池
公署
祠祀
凤凰城城池
凤凰城公署
凤凰城祠祀
○城池
盖平县城东二百五十里有旧岫岩城周围二里三百零四步西南二门按金志升盖州大宁镇为岫岩县即此今城中设防守御 【通志】 盖平县城东二百四十里有新岫岩城周围一百步一门惟余土基 【通志】
谨按城之东西俱无新城基址询诸父老亦无知者惟城南十五里俗名娘娘城相传为高丽所建石垒仅存东南二门尚依稀可辨
旧城在今城之东偏东西南北四门东门近河在今城外大十字街东头南门在今文昌阁北门在柴伙巿西门今呼为西门口此乾隆四十五年以前之旧城也 【通志】 修于乾隆元年故其时城中仅设有防守御尚无厅署
再有旧土城在今城之北周围八里四面四门其东西南三面已无迹可寻惟北一面在今公和店胡衕之西一带土基约略可识此犹在城东偏旧城之前其为何代何人所修俱无可考乾隆四十五年阿公 【精阿】 监修新城城基铺石条三层外用砖砌内用石砌周围四百四十七丈三尺底宽三丈顶宽一丈二尺垛口六百八十五堵门楼二座东曰旭升南曰阜昌
嘉庆十九年城垣内外坍塌数处经讷公 【泰】 捐修
道光七年城垣内外复有坍塌经吴公 【琪】 捐修
道光十九年东南门楼残缺经锡公 【龄】 捐修
○公署 【仓库附】
乾隆三十七年将熊岳通判移驻岫岩通判衙门在今城之东偏旧城内即今城外火神庙基址巡检衙门在火神庙前至乾隆四十五年建修今城始将衙署仓厫监狱一并移新城内
通判衙门在中街西头门三间仪门一间东西二角门仪门外东西班房四间大堂三间大堂前东西科房十四间二堂三间二堂前东西厢房六间二堂西茶房二间东院花厅四间西院书房三间花厅前院厨房三间马号三间内衙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六间
道光二十三年章公 【朝敕】 增修内宅东院正房五间东厢房三间道光二十六年玉公 【秀】 重修大堂
咸丰五年李公 【文森】 重修二堂前东西厢房东院花厅西院书房咸丰七年重修大门仪门照壁
监狱大门内东封三间西边女封二间狱房三间中间为狱神祠积储库在二堂之东间积储仓在内衙后正房三间为仓书办公之所岫字厫三十间
巡检衙门在通判衙门之西头门三间仪门一间大堂三间大堂前东科房三间西班房三间为拘禁徒犯之所二堂三间东厢房三间内衙八间厨房三间
城守尉衙门在城内东街
城守尉府在衙门后
旗仓在旧城内正东康熙四十四年旗人捐建七间五十三年增七间雍正元年又增七间
教场在城外
○祠祀
衙神庙在巡检衙门西朔望行一跪三叩礼
关帝庙城内居中凡有祈祷及朔望行香行三跪九叩礼内供龙
牌每逢元旦暨吉凶大典俱在此分班行礼
龙王庙在关帝庙旁朔望行二跪六叩礼
文昌阁道光二十九年就旧城南门基址建修朔望行三跪九叩礼
观音阁在文昌阁后身朔望行二跪六叩礼
关帝庙在旧城南门路东
城隍庙在旧城南门路西凡有祈祷及朔望行香行二跪六叩礼
火神庙在旧城中街路东朔望行二跪六叩礼
关帝庙在火神庙东为山西会馆
灶君庙在关帝庙东朔望行一跪三叩礼
财神庙在东门外
瘟神庙在东河沿
马王庙在厅署东偏朔望行一跪三叩礼
真武庙在城西山
玉皇庙在洋河北祷雨甚灵
○凤凰城城池附
城周围三百八十步南一门其建始之年无考明时设官兵于此为边墩要地国朝设官兵镇守附近城堡俱城守章京专辖不隶府县 【通志】
谨按大清一统志明成化中筑凤凰城设兵戍守
○凤凰城公署附
城守尉公署在城内
旗仓在城内东北隅
教场在城外
巡检公署在城南南门外头门一间仪门一间大堂三间二堂三间内衙三间科房一间班房一间厨房二间
○凤凰城祠祀附
关帝庙城东街
龙凤寺城内中街
上帝庙城内
七圣祠城东南
逍遥寺
观音阁
朝阳寺并在城东南十里凤凰山上 【通志】
岫岩志略卷二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罗泽南
明·杨士奇
(南朝宋)範燁 編繏,(唐)李賢 等注
清·周声炣
明·元来
清·袁氏
(明)方以智
梁·真谛
唐·吴筠
宋·李焘
清·荻岸散人
明·高拱
唐·令狐德棻
唐·许嵩
唐·樊绰
元·熊梦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