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淳熙三山志-宋·梁克家

淳熙三山志目录:


淳熙三山志
总叙
前言
凡例
序
卷第一 地理类一
卷第二 地理类二
卷第三 地理类三
卷第四 地理类四
卷第五 地理类五
卷第六 地理类六
卷第七 公廨类一
卷第八 公廨类二
卷第九 公廨类三
卷第十 版籍类一
卷第十一 版籍类二
卷第十二 版籍类三
卷第十三 版籍类四
卷第十四 版籍类五
卷第十五 版籍类六
卷第十六 版籍类七
卷第十七 财赋类
卷第十八 兵防类一
卷第十九 兵防类二
卷第二十 秩官类一
卷第二十一 秩官类二
卷第二十二 秩官类三
卷第二十三 秩官类四
卷第二十四 秩官类五
卷第二十五 秩官类六
卷第二十六 人物类一
卷第二十七 人物类二
卷第二十八 人物类三
卷第二十九 人物类四
卷第三十 人物类五
卷第三十一 人物类六
卷第三十二人物类七
卷第三十三 寺观类一
卷第三十四 寺观类二
卷第三十五 寺观类三
卷第三十六 寺观类四
卷第三十七 寺观类五
卷第三十八 寺观类六
卷第三十九 土俗类一
卷第四十 土俗类二
卷第四十一 土俗类三
卷第四十二 土俗类四
附录

卷第十六 版籍类七


水利
长乐县
  《唐志》:“闽县东五里有海堤。大和三年,令李茸筑。初,每岁六月,潮水咸卤,禾苗多死。堤成,潴溪水殖稻,其地三百户皆成良田。”田灌溉为五十里,海滨处所也。今县东二十里,(底本作“田□□为五十里海滨□□也令县东二十里……”,崇抄作“田去海滨五十里,今县东二十里”,据库本补改。)卤潮所不到,蕴旱涸竭,(底本作“蕴旱□竭”,缺一字,崇抄作“蕴旱水竭”,据库本补。)则时至焉。然,不常尔。长乐十里有海堤,大和七年,令李茸筑,立十斗门以御潮,旱则潴,雨则泄,旁皆成良田。唐武德六年,析闽置长乐。则二邑也,而皆筑于
...更多

卷第十七 财赋类


岁收
他司应副钱物
岁贡
岁收
  国初财赋,二税之外,惟商税、盐课、牙契、房租而已。官稍、兵给与正供之额既寡,故取之甚简而用常有余。熙、丰之后,更历崇、观,至军兴事起,调度浸广,敛算亦增,因仍迄今,盖非其旧也。
  今州之官吏、宗子、诸军俸料、赏给与凡州之费,岁为缗钱至七十万,不可胜具矣。其贡发之目,又复不赀。而岁之所收以归州用者,数止于是,具列于左方云。二税、盐、役
  夏税 产钱,十二县总八千一百四十八贯三百二十六文。
  闽县产钱:九百四十三贯三百二十
...更多

卷第十八 兵防类一


诸厢、禁军
(底本作“诸□禁军”缺一字,库本作“诸禁军”,据崇抄及本志“目录”补“厢”字。)
  闽自无诸以兵从番君灭秦及助汉伐楚,非无兵矣。中更废徙。建安八年,孙策始立南部都尉于建安。吴景帝时有都尉营,在今开元寺东直巷,盖已分兵于此。晋因吴旧,既有典船校尉,又有温麻船屯,舟兵往往有之,(底本、库本皆作“舟兵”,崇抄作“州兵”。)然法制未立。唐兴,宇内为一。高祖尝以其子寿王为越、福十二州招讨海贼使,虽升督府,(底本作“虽升”,库本作“虽进”,崇抄作“遂升”。)开元十九年,始置泉山府兵。左衙营在州东百步,今东球场是也
...更多

卷第十九 兵防类二


诸寨土军
  福、兴化、泉、漳于一道为控带山海之国,往往依险为守。本州四境:东、南薄海,联络上下数百里,囊寇橐奸,少失巡察,则相挺为盗;西、北负山,穷崖绝岭,一夫执梃,莫有谁何,则亦将无所不为。是以风帆浪舶往来冲集要害之处,与夫去城邑为远地者,莫不置寨巡检,牙钩股附,气势相犄角,一旦有急,合以从事。盖一郡之藩篱也。
  异时,直北四县竞送盐课,贩鬻西走,渊薮萃焉,故警备尤密。天圣九年,尝移福、剑巡铺使于白沙渡巡捉茶盐,有兵士五十人。景祐二年废。宝元二年,连江北交头置巡检一员,差本州屯驻兵级一百人守把。庆历四年废。旧
...更多

卷第二十 秩官类一


郡守
封君、诸使附(周至隋)
  闽自周季立国以王。(库本作“称王”。)秦虽置郡,犹弃不属,独降号君长而已。汉兴,既诏复国,绵及三世。顾无城郭邑里可以郡县,一经徙废,曾有孑遗。三百余年,生聚日蕃,自相臣仆。孙氏崛起,谋有江表,乃拓平内地,剪莠锄荒。然犹六十余年,仅克开郡。又至于晋,始建治此州。渡江之后,壤地既狭,分部益多。更宋、齐至陈,此州始为刺史。唐初,改郡为州,太守并为刺史,大小莫辨,此州又始为都督。开元分道,置使采访,惟在边镇,首谨兵防,此州又始为经略。乾元,内外悉治军戎,大府、要藩,许专节制,此州又始为防御
...更多

卷第二十一 秩官类二


郡守
  封君、诸使附(唐至后周)
  图表略。
...更多

卷第二十二 秩官类三


郡守
  诸使附(本朝)
  图表略。
...更多

卷第二十三 秩官类四


(底本于此卷首书名作“长乐志”,盖原始抄本来源已有异名,今统一用“三山志”。)

安抚司官
州司官
安抚司兵官
州司武官
安抚司官
  参议官 一员。绍兴十一年置,隆兴二年省,乾道五年复置。隆兴二年,臣寮奏乞减罢诸路帅臣参议官。遂令除京西、江东、湖北、四川暂许依旧外,其浙东西、福建、江西、湖南、夔州等路应有参议官并罢。乾道五年,安抚司奏:“本司旧管参议官二员、主管机宜文字二员、干办公事三员、措置招捉盗贼一员、准备差遣差使一十二员,通计二十员。节次准朝廷指挥裁
...更多

卷第二十四 秩官类五


县官
宫观、岳庙、宗室
安抚司使臣
州司使臣
提刑司使臣
归朝、归正、归附、忠顺官
县官
  闽县
  知县事 一员。晋太康三年,省典船校尉,立原丰令。原丰,今为闽县。自晋迄唐,皆称“令”。五代吴越时,或称“判县事”。国朝,用京朝官知。
   丞 一员。崇宁二年置,大观四年省,政和二年,复置。《治平图经》:十二县皆不置丞。崇宁五年正月,敕福建福清县等七处旧有县丞,合依旧差。内福州,比福清县,置闽县等十五处。依崇宁二年三月敕差置县丞及改
...更多

卷第二十五 秩官类六


启运宫官
西外宗正司官
提刑司官
转运使、副
提举常平茶事
提举学事
走马承受
启运宫官
  干办官 一员。建炎四年置。绍兴四年至三十一年、淳熙元年、二年、五年、六年,皆二人。(底本于“淳熙”以下作“元年、二十五年、六年”,库本同,崇抄作“元年、二年、五年、六年”。检《宋史·孝宗纪》,淳熙只有十六年,底本误“年”字为“十”,据崇抄改。)

西外宗正司官
  知宗正司事 一员。绍兴三年,移司福州。
   
...更多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元)李志常
(宋)丁特起
吴元泰
(明)叶子奇
宋·陈仁玉
清·惠觉
宋·曹勋
(清)朱锡绶
吕抚
明·真空
清·鲍东里
明·周高起
烟水散人
(宋)阮阅 撰
汉·赵岐
清·石涛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