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见】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典
【辟】1. 君主:复~。 2. 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召。~引。~书。~除(征召推举授官)。~举。 3. 古同“避”,躲,设法躲开。 4. 古同“睥”,睥睨。 | 1. 开发建设:开~。 2. 驳斥,排除:~邪。~谣。~蠹。 3. 透彻:精~。透~。鞭~入里。 4. 法,刑:大~(古代指死刑)。
【疆】1. 地域,领域,边界:~土。~宇(国土)。~界。~场(战场)。~陲(边境)。边~。海~。 2. 极限:万寿无~。 3. 划分界限:“楚子~之”。 | ◎ 古同“彊(强)”,强大。
【妨】1. 阻碍,伤害:~碍。~害。无~。不~。何~。 2. 迷信的人指某人或某物对人不利:~主。~家。
【底事】1.何事。唐刘肃《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宋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崑崙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清赵翼《陔馀丛考·底》:“江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唐以来已入诗词中。”陈毅《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2.此事。宋林希逸《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清李渔《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