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亭】1.乡中公舍。汉制,百户为一里,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每亭设公舍一间,供行人止息。《汉书·赵充国传》:“缮乡亭,浚沟渠。”汉王充《论衡·诘术》:“民间之宅,与乡亭比屋相属。”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躬劝农桑,出入阡陌,止舍乡亭,稀有安居。”《隋书·食货志》:“宫观鞠为茂草,乡亭絶其烟火。”2.爵名。汉制列侯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后汉书·丁鸿传》:“昔孙叔敖勑其子,受封必求墝埆之地,今綝能薄功微,得乡亭厚矣。”清吴伟业《思陵长公主挽诗》:“汤沐乡亭秩,家门殿省郎。”3.犹乡里,同乡的人。唐杨炯《唐
【百粤】百越”。典
【连】1. 相接:~日。~夜。~年。~亘(接连不断)。~襟(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载。~缀。~理。烽火~天。~篇累(lěi )牍。 2. 带,加上:~带。~坐(一个人犯法,他的家属、亲族、邻居连带受处罚)。 3. 就是,既使,甚至于:~我都不信。 4. 联合:外~东吴。 5. 军队的编制单位,“排”的上一级:~长。 6. 姓。 7. 古同“琏”,古代宗庙盛黍稷的器具。 8. 古同“链”,铅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