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陶谢得一滴释义


【曾】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父。~孙。  2. 古同“增”,增加。  3. 竟,简直,还(hái ):“以君之力~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  4. 姓。 | 1. 尝,表示从前经历过:~经。未~。何~。~几何时。  2. 古同“层”,重(chǒng )。 典

【参】1. 加入在内:~加。~与。~政。~赛。~议。  2. 相间,夹杂:~杂。~半。  3. 检验,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考证某事物:~考。~照。~省(xǐng)(检验省察)。~看。~阅。~检。  4. 探究,领悟:~悟。~透。~破。~禅。  5. 旧指下级进见上级:~见。~拜。  6. 弹劾,向皇帝告状:~奏。~劾。~革。 | 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商(“参星”和“商星”,此出则彼没,两不相见;喻亲友隔离不得相见或彼此对立不和睦)。~辰卯酉(“辰星”即商星,参星酉时现于西方,辰星卯时出于东方;喻互不相

【陶谢】南朝宋初诗人陶潜、谢灵运的并称。陶善写田园诗,谢长于山水诗,两人都擅长于描写自然景物。唐杜甫《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仇兆鳌注:“钟嶸《诗品》:‘陶潜诗,其源出於应璩,又协左思风力。谢灵运诗,其源出於陈思,杂有景阳之体。’”宋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至於诗亦然,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清黄鷟来《述别叙怀》诗之四:“陶谢与李杜,大冶归陶鎔。”典

【得】1. 获取,接受:~到。~失。~益。~空(kòng)。~便。~力。~济。心~。  2. 适合:~劲。~当(dàng )。~法。~体。  3. 满意:~意。扬扬自~。  4. 完成,实现:饭~了。~逞。~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 1. 必须,须要:可~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了。 | 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拿~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

【一】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滴】1. 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眼药。~落。~翠。水~石穿(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能成功,亦作“滴水穿石”)。~漏(漏壶)。  2. 一点一点向下落的液体:水~。汗~。  3. 量词,用于滴下的液体的数量:~水不漏。两~墨水。 典

曾参陶谢得一滴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