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使者谢朝列释义


【常平】一种调节米价的方法。筑仓储谷,谷贱时增价而籴,谷贵时减价而粜。汉宣帝时耿寿昌首创。宋高承《事物纪原·利源调度·常平》:“汉宣帝时数丰稔,耿寿昌奏诸边郡以穀贱时增价糴入,贵则减价糶出,名曰‘常平’,此其始也。”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常平》:“惠民之法,莫善於常平,然有法无人,胥归无益。”2.即常平仓。《宋史·食货志上》:“淳化三年,京畿大穰,分遣使臣於四城门置场,增价以糴,虚近仓贮之,命曰常平,岁饥即下其直予民。”北周庾信《羽调曲》:“钱则都内贯朽,仓则常平粟红。”3.长期平衡。《新唐书·刘晏传》:“诸

【使者】◎使者shǐzhě(1)[messenger]∶受命出使的人,泛指奉命办事的人欢迎来自亲密邻邦的友好使者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史记·魏公子列传》(2)[someoneandsomethingcarriedinformation]∶比喻带来某种信息的人或事物南国的人们也真懂得欣赏这些春天的使者。——《花城》

【谢】1. 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仪。~忱(谢意)。~恩。~意。面~。致~。感~。  2. 认错,道歉:~过。~罪。  3. 推辞:~绝。闭门~客。  4. 凋落,衰退:~顶。~世(去世)。凋~。新陈代~。  5. 告诉,询问:“使人称~:‘皇帝敬劳将军。’”  6. 逊,不如:“锦江何~曲江池?”  7. 古同“榭”,建在台上的房屋。  8. 姓。

【朝】1. 早晨:~阳。~晖。~暮。~霞。~气。~思暮想。~令夕改。~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2. 日,天:今~。明~。 | 1. 向着,对着:~向。~前。~阳。坐北~南。  2.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见。~拜。~圣。~香。~仪。  3.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廷。上~。退~。~野。~政。~臣。~议。~房。  4.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代。唐~。  5. 〔~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

【列】1. 排成的行:罗~。行(háng )~。队~。~岛。  2. 众多,各:~位。~强。~传(zhuàn )。  3. 摆出:~举。  4. 安排到某类事务之中:~席。  5. 量词,用于成行列的事物:一~火车。  6. 类:不在此~。  7. 姓。  8. 古同“烈”,强烈,猛然。  9. 古同“裂”,分裂。

常平使者谢朝列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