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三载足昏塞释义


【尘埃】埃chénāi(1)[dust;dirt]飞扬的尘土尘埃传播病菌(2);比喻污浊的东西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唐·杜甫《兵车行》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蒙世俗之尘埃。典

【三】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载】1. 年;岁:千~难逢。三年两~。  2. 记录;刊登;描绘:记~。连~。转~。 | 1. 装,用交通工具装:~客。~货。~重。~体。装~。满~而归。  2. 充满:怨声~道。  3. 乃,于是(古文里常用来表示同时做两个动作):~歌~舞。  4. 姓。

【足】1. 脚:~下(对对方的敬称)。~迹。~球。~坛。失~。高~(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轻重。画蛇添~。  2.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鼎~。碗~。  3. 充分,够量:~月。~见。~智多谋。  4. 完全:~以。~色。  5. 值得,够得上:不~为凭。微不~道。  6. 增益:以昼~夜。

【昏塞】;昏聩。唐韩愈《与华州李尚书书》:“懦弱昏塞,不能奋励出奇,少答所遇。”宋曾巩《辞中书舍人状》:“臣齿髮已衰,心志昏塞,岂独施於翰墨,惧非其任,至於谋猷献纳,尤不逮人。”明归有光《与吴三泉书》之十:“﹝僕﹞幸而耳目未甚昏塞,自少读前人书,往往若有概于中者。”2.遮蔽,充塞。《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恩》:“又以思恩旧治瘴雾昏塞,宜更之爽塏。”

尘埃三载足昏塞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