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端门拜冕旒释义


【春日】1.春天;春季。《诗·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汉辛延年《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唐寒山《诗》之六十:“洛阳多女儿,春日逞华丽。”管桦《故乡》:“我被这春日的太阳晒得发热。”2.春天的太阳。三国魏曹冏《六代论》:“虽壅之以黑坟,煖之以春日,犹不救于枯槁。”《晋书·乐志下》:“仁配春日,威踰秋霜。”唐杜牧《商山麻涧》诗:“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塒春日斜。”3.立春之日。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立春》:“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

【端】1. 正,不歪斜:~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丽。~然。~庄。~秀。~静。~坐。  2. 正派,正直:~方。~直。~重(zhòng )。品行不~。  3. 事物的一头:~的(dì)(a.事情的经过,底细;b.的确,果然;c.究竟。均亦称“端底”)。~倪。~详。事~。争~。  4. 用手很平正地拿:~盆。~碗。~茶。把问题~出来说清楚。  5. 姓。 网

【门】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  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  3. 途径,诀窍:~径。~道儿。  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  5.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  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  7. 量词:一~大炮。  8. 姓。

【拜】1. 表示敬意的礼节:~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忏。礼~。回~。  2. 恭敬地:~托。~谢。~读。~别。~谒(❶拜见;❷瞻仰陵墓、碑碣)。  3. 行礼祝贺:~年。~寿。  4. 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义或职位,或结成某种关系:~将(jiàng)。~相(xiàng )。~师。~把子。  5. 姓。

【冕】◎ 中国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员们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皇冠:冠~。加~。卫~(卫护帝王头上的皇冠,喻维护帝王的最高统治权力或保持体育竞赛中的上届冠军称号)。

【旒】1. 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旌旗垂~”。  2. 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冕而前~”。

春日端门拜冕旒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