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簪珠履见常僚释义


【玳簪】瑁簪。玳瑁制的发簪。唐温庭筠《寄河南杜少尹》诗:“十载归来鬢未凋,玳簪珠履见常僚。”宋梅尧臣《和永叔柘枝歌》:“綺菌绣幄粲辉映,玳簪珠履何委蛇。”元朱晞颜《拟古》诗之四:“玳簪映珠履,佩玉鸣鏘鏘。”《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珠履玳簪,不减昔时之丰盛;鐘鸣鼎食,宛如向日之繁华。”参见“玳瑁簪”。2.即玳瑁簪。指幕僚。唐李峤《刘侍读见和山邸十篇重申此赠》诗:“顾己惭铅鍔,叨名齿玳簪。”

【珠】1. 蛤蚌因沙粒窜入壳内受到刺激而分泌的物质,逐层包起来形成圆粒,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可做装饰品,亦可入药。称“珍珠”(亦作“真珠”,简称“珠”):~蚌。~宝。~花。夜明~。~玑(喻优美的词藻或诗文)。~联璧合(珍珠联成串,美玉放在一起,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2. 像珠子的东西:汗~。泪~。露~。

【履】1. 鞋:西装革~。削足适~。  2. 践踩,走过:~历(a.个人的经历;b.记载履历的文件)。~任。~险如夷(走在险峻的地方,像走在平坦的路上,喻身处险境而不畏惧,又喻安全地度过险境)。如~薄冰(身临其境)。  3. 步伐:步~维艰。  4. 执行,实行:~行。~约。  5. 〔~带〕在拖拉机、坦克车等的车轮上围绕的钢质链带。  6. 指领土:“赐我先君~”。

【见】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典

【常僚】谓常参官中之同僚。唐武元衡《窦三中丞去岁有台中五言四韵未及酬报》诗:“在昔谬司宪,常僚惟有君。”宋梅尧臣《宋著作寄凤茶》诗:“独应近臣颁,岂得常僚共。”

玳簪珠履见常僚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