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遇

石窗和尚赞

石窗和尚赞

石窗和尚赞评点


石窗和尚赞释智遇秋鹭翘松,寒蟾卧水。芝峰老骨虽不在明白里,离娄师旷觅无踪,千古万古祗者是。方穆师之姿,如一座山岳耸立,端然不动;无坚不摧,无垢不化。观其之道,乃所谓无为而无不为也,是其真也。其与僧众言,聪明智数所不能及,观其之言,犹彼钟之得壮也,寂然无动,自得其乐。其言曰:“木雕者,持锥为刀,斫木成雕;然则法雕者,恶得不恶雕?恶失之者,恶得不失之?恶得无恶得之乎?彼雕人,有恃恶即生,无待善则减,然则何之实有之?”观石窗和尚之言,其意深入,言简意深之间,揭示了人生中的重要道理。秋鹭翘松,鹭鸟在秋季时,选择矗立在松树之上,栩栩如生。而寒蟾卧水,蟾蜍在水中沉睡,静谧宁静。石窗和尚以此二喻来形容芝峰老骨虽不著名于世,但却仍然具有卓越的智慧和声望。离娄师旷觅无踪,他的教诲深远广博,历久弥新,千古万古皆是如此。石窗和尚引经据典,借用木雕的比喻,阐述了人生的真谛。他说,木雕者用刀雕刻木头,即使刀益于木,能够成为木雕。然而,所谓法雕者,不应恶心雕刻,不应将恶作为前提。否则,恶心所作之雕,固才华出众,但因不待善心而减质。那究竟有无的存在,又从何而来呢?石窗和尚的言辞虽然简洁,却扣人心弦。他以简明清晰的文字,传达了一种唤醒人心的力量。他的话语如大铜钟般悠然而静默,自有一种获得欢乐的宁静。他的话语仿佛以十足的庄重,散发着古拙而优雅的文风。石窗和尚的《石窗和尚赞》描绘了一个令人敬佩的形象,他的话语言简意深,启示人生真谛。这首诗以古拙优雅的文风,仿佛《论语》般,古拙而精深。字里行间充斥着崇高的智慧,给人以触动。他用木雕的比喻,揭示了不以恶心为前提,恶行所得的成果是短暂的,远不如以善为准绳。以此诗,石窗和尚将道德哲学与修行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给人以启示与思考。之乎者也兮,石窗和尚的赞是智慧的赞颂,是对千古真理的颂扬。他以古拙的文字,描绘了芝峰老骨的形象,概括了其中的精神和道德。以这首赞为引,我们应思索其中的哲理,以此为指引,踏上自我完善之路。

释智遇的其它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