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乡邦不拾遗释义


【德】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备。度~量力。~高望重。  2. 心意,信念:一心一~。  3. 恩惠:~施。~泽(德化和恩惠)。~惠。感恩戴~。  4. 姓。

【化】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分~。僵~。教(jiào )~。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  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缘。~斋。  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绿~。  4. 习俗,风气:有伤风~。  5. 特指“化学”:~工。~纤。~肥。 | ◎ 同“花”。

【乡邦】。南朝宋鲍照《还都口号》:“君王迟京国,游子思乡邦。”宋范仲淹《代胡侍郎乞朝见表》:“今復还父母之乡邦,逼桑榆之晷刻,解冠归老,决在此行。”秦牧《漫记端木蕻良》:“当时大都怀着深广的忧愤写版图的变色,乡邦的灾难。”2.指同乡的人。《后汉书·度尚传》:“徐字伯徐,丹阳人,乡邦称其胆智。”清戴名世《上刘木斋先生书》:“﹝名世﹞家累二十口,嗷嗷待哺。而乡邦之间,骨肉之际,横逆百端,迂愚固陋,莫必其命。”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拾遗】◎拾遗shíyí(1)[appropriatelostproperty]∶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涂(途)不拾遗。——《史记·孔子世家》夜不闭户,道不拾遗(2)[makegoodomissions]∶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拾遗补阙

德化乡邦不拾遗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