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须论著学班扬释义


【底】1. 最下面的部分:~层。~座。~下(a.下面;b.以后)。海~。~肥。  2. 末了:年~。月~。到~。  3.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蕴。~稿。~版。  4. 图案的基层:白~蓝花的瓶子。  5. 何,什么:~事伤感。  6. 古同“抵”,达到。 | ◎ 同“的”。

【须】1. 必得,应当:无~。莫~有。必~。务~。~要。  2. 等待,停留:~留(迟留,留待)。  3. 男人面上生的毛,胡子:~眉(男子的代称)。~生(传统戏剧角色名,即“老生”)。  4. 〔~臾〕片刻,一会儿。  5. 像胡须的东西:~根。触~。

【论著】箸”。1.论议和著述。《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及稍定汉诸仪法,皆叔孙生为太常所论箸也。”《史记·太史公自序》:“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宋曾巩《与王介甫第三书》:“所云‘读《礼》,因欲有所论著’,顷尝为介甫言,亦有此意。”清戴名世《九科大题文序》:“其为学者分别邪正,讲求指归,由俗儒之讲章而推而溯之,至於程朱之所论著。”2.带有研究性的著作。唐权德舆《<左谏议大夫韦公诗集>序》:“前此论著,别为篇第;后此者方紬怀仙章句,而不復赋人间之事矣。”明李贽《<焚书>自序》:“今既刻《説书》,故再《焚书》亦

【学】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  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a.学位名,大学毕业生;b.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  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a.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b.现指初等学校)。

【班扬】1.犹宣扬。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广宣恩信,班扬符赏。”三国魏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奉遵科教,班扬明令。”2.汉班固和扬雄的并称,二人以擅辞赋著名。南朝宋王僧达《祭颜光禄文》:“义穷几彖,文蔽班扬。”唐杜甫《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班扬名甚盛,嵇阮逸相须。”明张居正《祭秦白崖先生文》:“揖班扬,掩陆谢。”沉德镛《杜子美诞生一千二百五十周年纪念赋此以申私仰》诗:“异代班扬原并驾,旧时高李共登臺。”

底须论著学班扬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