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下送铭旌释义


【东下】1.东行。我国地势西北方高,东南方低,故习惯称东行为东下,与西上相对。《史记·淮阴侯列传》:“常山王背项王,奉项婴头而窜,逃归於汉王。汉王借兵而东下,杀成安君泜水之南。”《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清吴伟业《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诗序:“久之,有闻其復东下者,主於海虞一故人。”2.谓向东攻克。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準公……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送】1. 把东西从甲地运到乙地:~信。~审。输~。护~。呈~。  2. 赠给:~礼。赠~。雪中~炭。  3. 陪伴人到某一地点:欢~。~别。~亲。  4. 丢掉:断~。 典

【铭旌】灵柩前标志死者官职和姓名的旗幡。多用绛帛粉书。品官则借衔题写曰某官某公之柩,士或平民则称显考显妣。另纸书题者姓名粘于旌下。大敛后,以竹杠悬之依灵右。葬时取下加于柩上。《周礼·春官·司常》:“大丧,共铭旌。”唐李白《上留田行》:“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於此举铭旌。”清蒋士铨《临川梦·哱叛》:“铭旌字,谁结个灵堂掛?”郭沫若《满江红·天外人归》词:“高树铭旌三叩首,跪参导弹孤哀样。”汉

东下送铭旌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