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应是、连城有价释义


【多】1.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年。~姿。~层次。~角度。~难(nàn )兴(xīng )邦。~~益善。~行不义必自毙。  2. 数目在二以上:~年生草。~项式。~义词。~元论。  3.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余。一年~。  4. 过分,不必要的:~嘴。~心。~此一举。  5. 相差的程度大:好得~。  6. 表示惊异、赞叹:~好。  7. 表示某种程度:有~大劲儿使~大劲儿。  8. 表疑问:有~大呢?~会儿?  9. 姓。

【应是】料想是;应当是。唐李白《清平乐》词:“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宋苏轼《卜算子·感旧》词:“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明刘基《题宋子章效米元晖山水图》诗:“应是前后身,神会造化迹。”《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据此一説,自然应是父亲更重。”2.凡是,所有。汉

【连城】指毗邻的诸城。《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彊而合从以逆京师。”《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论》:“亦有鬻繒屠狗轻猾之徒,或崇以连城之赏,或任以阿衡之地。”宋赵蕃《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诗寄饯》之二:“俾公按连城,此责亦重矣。”清王士禛《兰溪丞徐君殉节诗》:“连城大帅竖降旛,独有微官死报恩。”2.战国时,赵惠文王得和氏璧,秦昭王寄书赵王,愿以十五城易璧。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以“连城”指和氏璧或珍贵之物。唐欧阳詹《瑾瑜匿瑕赋》:“终酬九年之积,不损连城之

【有】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 ◎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典

【价】1. 商品所值的钱数:~钱。~格。涨~。调~。待~而沽。  2. 商品之间相互比较和交换的基础:~值。代~。  3. 化学名词:“原子~”。 | ◎ 旧时称派遣传递东西或传达事情的人:“走~驰书来诣”。 | 1. 〈方〉用在否定副词后面加强语气:不~。  2. 副词性词尾:震天~响。

多应是、连城有价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