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审言

渡湘江

渡湘江

渡湘江评点


渡湘江,杜审言《春望》诗中曾有一联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联诗,司马光的《续诗话》在评述时云:“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此言诗人之心灵,可谓感时动情之至也。杜审言,名慈, 字真仲, 盛唐时期杰出之才子也。其所撰《渡湘江》之诗言辞深婉,气韵动人。首句:“草泽无烟火,山川乃后庭”。堪闻是也。草木茂盛之地,无商旅之喧哗,犹如清秋之夜,散发出恬静之意。山川乃后庭之喻,正表明了诗者的胸怀之广博。犹在宫廷之后,山川之地乃可称庭。此情此景,使人心怀感慨,下有深远之感。次句:“遥祠云竹长,一径入青冥”。遥祠者,所言远祠也,且有云竹长之句。当人行走其中,仰望浩淼之蓝天,一道道青叶倚翠,如云竹漫天生,更添了一分神秘之感。恍如虚幻之境,使人摇摇欲坠。一径入青冥,抒发了诗者对于无尽天地之仰慕之情。三句:“舟飘霞秀外,云没舞衣轻”。舟在孤江之上,漂至霞秀外。虚度似山寻无迹,令人思绪飘飘,应心碌碌之感。云没舞衣轻,更添诗意之盎然。云者,纤纤之物也,若隐若现;舞者,轻盈之姿也,若飘若扬。虽布云络,既无舞衣之形,但充盈在视觉之间。作为诗人,能感受到诗情画意,可见诗人之眼光灵悟之深厚。此诗之所以能令人动心,甚至泣鸣者,正源于诗人对于处世之感悟之深刻,对于自然之景色的细致体察。观赏之者,仿佛亲临大江之滨,目睹山川之美,感受花鸟之哀愁,悄然神韵。诗人以自然景色为素材,融入自己的感受,不仅仅是其个体心绪的流露,更是对于时代之触摸,对于人生之思索。古拙优雅之词句,更显得具有磅礴之气势,深深震撼于人心之中。之乎者也兮,未知杜审言此诗的发表时机。但以观《春望》诗中之所指,诗人当时之心境复若何?总可知矣。愿行者秉心于此,于静默之中,领悟生命之意蕴,于巧妙之笔墨,抒发内心之诸般感慨,以期使读者体悟悲喜交加之悸动,领略于咏史之言辞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