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侣自提携释义


【法侣】南朝梁武帝《金刚般若忏文》:“恆沙众生,皆为法侣。”《南史·孙瑒传》:“时兴皇寺慧朗法师该通释典,瑒每造讲筵,时有抗论,法侣莫不倾心。”前蜀杜光庭《皇太子青城山修斋词》:“召十洲之法侣,约三洞之玄科。”

【自】1.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  2. 从,由:~从。~古以来。  3.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  4.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提携】◎提携tíxié(1)[leadbythehand]∶牵扶;携带长者与之提携。——《礼记·曲礼》及其堤决也,哭声盈耳,凫水走避,家人提携什器,相与掩面泪下,呼天而詈之。——康有为《大同书》(2)[lookafter;foster]∶照顾;扶植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白居易《伤友》七爷若有心提携她,我敢赌一个手指,说她会成当代女诗人!——沈从文《王谢子弟》(3)[pr

法侣自提携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