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寒春色不多争释义


【犯寒】1.御寒。《韩非子·解老》:“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南朝梁沉约《泛永康江》诗:“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2.冒着寒冷。唐鲍溶《冬夜答客》诗:“幸君霜露里,车马犯寒过。”宋惠洪《十月桃》诗:“雪中桃花夜来折,儿稚犯寒争欲摘。”

【春色】hūnsè(1)[springscenery]∶春天的景色(2)[happyexpression]∶指脸上的喜色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多】1.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年。~姿。~层次。~角度。~难(nàn )兴(xīng )邦。~~益善。~行不义必自毙。  2. 数目在二以上:~年生草。~项式。~义词。~元论。  3.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余。一年~。  4. 过分,不必要的:~嘴。~心。~此一举。  5. 相差的程度大:好得~。  6. 表示惊异、赞叹:~好。  7. 表示某种程度:有~大劲儿使~大劲儿。  8. 表疑问:有~大呢?~会儿?  9. 姓。

【争】1.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夺。竞~。~长论短。  2. 力求实现:~取。~气。~胜。  3. 方言,差,欠:总数还~多少?  4.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不。~知。~奈。

犯寒春色不多争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