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阳和、欺雪凌霜释义


【赋】1. 旧指田地税:田~。~税。  2. 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  3. 念诗或作诗:登高~诗。  4. 给予,亦特指生成的资质:~予。~有。天~。禀~。  5. 古同“敷”,铺陈,分布。

【阳和】1.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宋李昴英《瑞鹤仙》词:“想阳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娇桃冶。”明刘基《梅花》诗之三:“不是孤芳贞不挠,阳和争得上枯枝。”2.借指春天。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虽阳和布气,鹰化为鳩,至於识者,犹憎其眼。”《旧唐书·于志宁传》:“今时属阳和,万物生育,而特行刑罚,此谓伤春。”元萨都剌《雪中妃子》诗:“疑是阳和三月暮,杨花飞处牡丹开。”3.温暖;和暖。唐陈子昂《谏刑书》:“狱吏急法,则惨而阴雨;陛下赦罪,则舒而阳和。”郁达夫《春风沉醉

【欺】1. 诈骗,蒙混:~骗。~诈。~哄。~瞒。~诬。~诳。~蒙。童叟无~。  2. 压迫,侮辱:~负。~侮。~压。~凌。~生。~善怕恶。

【雪】1. 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花。~山。~中送炭(喻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2. 洗去,除去:报仇~恨。为国~耻。平反昭~。  3. 擦拭:“晏子独笑于旁,公~涕而顾晏子”。  4. 姓。 汉

【凌霜】抵抗霜寒。常用以比喻人品格高洁,坚贞不屈。南朝宋谢惠连《甘赋》:“嘉寒园之丽木,美独有此贞芳;质葳蕤而怀风,性耿介而凌霜。”唐李白《鸣雁行》:“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清吴定《示诸生书》:“涧松所以能凌霜者,藏正气也;美玉所以能犯火者,畜至精也。”杨朔《寄亚非作家会议》:“收获完毕就该翻耕土壤,播种上凌霜傲雪的冬麦了。”

赋阳和、欺雪凌霜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