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膺先格言释义


【服膺】铭记在心;衷心信奉。《礼记·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朱熹集注:“服,犹著也;膺,胸也。奉持而著之心胸之间,言能守也。”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岁遥遥兮难极,冤悲痛兮心惻;肠千结兮服膺,於乎哀兮忘食。”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愿郎君捐有餘之才,崇未至之德,前哲训迪后进,拳拳如此,为后进者,得不服膺而书绅。”《两般秋雨盦随笔·袁赵蒋》引清程原湘诗:“平生服膺止有两,江左袁公江右蒋。”郁达夫《沉沦》四:“他从小服膺的‘身体发肤’‘不敢毁伤’的圣训,也不能顾全了。”

【先】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jué)。~见之明。~发制人。  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人。~世(祖先)。~民。  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祖。~父。~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烈。~贤。  4. 姓。 典

【格言】éyán[mottoandmaxim;adage;apothegm]含有教育意义可为准则的字句盖闻盘于游田,《书》之所戒;鲁隐观鱼,《春秋》讥之;此周孔之格言,二经之明义。——《三国志·崔琰传》

服膺先格言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