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卿济济释义


【公卿】1.三公九卿的简称。《仪礼·丧服》:“公卿大夫室老士贵臣。”《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后汉书·陈宠传》:“及竇宪为大将军征匈奴,公卿以下及郡国无不遣吏子弟奉献遗者。”刘师培《悲佃篇》:“试徵之周代天子立官,自公卿至胥徒,约五万九千四百餘人。”2.泛指高官。汉荀悦《汉纪·昭帝纪》:“始元元年,春二月。黄鵠下建章宫太液池中,公卿上寿。”唐元稹《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公卿委累,贤彦駢繁。”明方孝孺《君子斋记》:“为君子矣,虽不为公卿,无害也;为公卿而不足为君子,其如公卿何。”严复《和荆公

【济济】1.众多貌。《诗·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济济。”毛传:“济济,众多也。”唐卢纶《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诗:“济济延多士,躚躚舞百蛮。”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数年之后有不人才济济者,吾不信也。”李劼人《大波》第三部第九章:“偌大的广场,已是人众济济。”2.整齐美好貌。《诗·齐风·载驱》:“四驪济济,垂轡濔濔。”《隋书·音乐志中》:“昭昭车服,济济衣簪。”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二折:“空那般衣冠济济,状貌堂堂,却为甚偏嫌俺妓女,怕见婆娘?”庄敬貌。济,通“齐”。《诗·大雅·公刘》:“蹌蹌济济,俾筵俾

公卿济济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