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君子兮道诸己释义


【古】1. 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代。~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典。~风。~训。~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朴;c.古老的道路)。  2. 古体诗的简称:五~(五言古诗)。七~(七言古诗)。  3. 姓。

【君】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王。~上。国~。~权。~临。~侧。  2. 古代的封号:商~。平原~。信陵~。长安~。  3. 对对方的尊称:张~。诸~。 典

【子兮】嗟叹之词。《诗·唐风·绸缪》:“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毛传:“子兮者,嗟兹也。”孔颖达疏:“子兮子兮,自嗟叹也。”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上》:“嗟兹即嗟嗞。《説文》:‘嗞,嗟也。’”一说,犹言你呀,用于人称。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一:“知识久去眼,吾行其既远。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寝饭。子兮何为者,冠珮立宪宪。”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一:“或师絶学贤,不以艺自輓。子兮独如何,能自媚婉娩。”钱仲联集释:“魏本引孙汝听曰:‘﹝子兮﹞谓元十八。’”

【道】1. 路,方向,途径:~路。铁~。志同~合。  2. 指法则、规律:~理。~德。~义。得~多助,失~寡助。  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学。传~。修~。  4. 方法,办法,技术:门~。医~。  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观(guàn )。~士。~姑。~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门。一贯~。  8. 说,讲:~白。常言~。能说会~。  9. 用

【诸】1. 众,许多:~位。~君。~侯。  2.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渤海之尾。  3. 犹“之”:“能事~乎?”。  4. 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越”。  5. 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照临下土”。  6. 姓。

【己】1. 对别人称本身:自~。知~。反求诸~。推~及人。~所不欲,勿施于人。  2. 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

古君子兮道诸己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