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遣分符验抚循释义


【故】1. 意外的事情:事~。变~。~障。  2. 原因:缘~。原~。  3. 有心,存心:~意。~杀(有意谋杀)。明知~犯。  4. 老,旧,过去的,原来的:~事(a.旧事,成例;b.有连贯性的比较完整的事情,比较适合于口头讲述,“事”读轻声)。~人。~乡。~土(故乡)。~园(故乡)。~居。~国(故乡,亦指祖国)。~纸堆(泛指旧而多的文籍)。革~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步自封(“故步”,原来的步子;“封”,限制;喻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亦作“固步自封”)。  5. 朋友,友情:

【遣】1. 派,送,打发:派~。~送。差(chāi)~。调(diào)~。~返(遣送回到原来的地方)。~散(sàn)。~词(说话、写文章运用词语)。  2. 排解,发泄:~闷。消~。~兴(xìng)。~怀。

【分】1. 区划开:~开。划~。~野(划分的范围)。~界。~明。条~缕析。~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发。~忧。~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会。~行(háng )。  4. 散,离:~裂。~离。~别。~崩离析。~门别类。  5. 辨别:区~。~析。  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之一。  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春~。秋~。 | 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所当然。身~。~内。恰如其~。安~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天~(天资)。情~(情谊)。

【符验】“符騐”。1.凭据;证件。《荀子·性恶》:“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王先谦集解引王引之曰:“符验即符节。《哀公六年公羊传》注:节,信也。《齐策》注:騐,信也。或言符节,或言符騐,或言符信,一也。”元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白士中云:你凭着甚么符騐来拏我?衙内云:我奉圣人的命,有势剑金牌,被盗失了,我有文书。”《明史·职官志三》:“符验之号五:曰马,曰水,曰达,曰通,曰信。符验之制,上织船马之状,起马用‘马’字,双马用‘达’字,单马用‘通’字,起船者用‘水’字,并船用‘信’字。亲王之藩及文武出镇抚,

【抚循】安抚存恤。《墨子·尚同中》:“助之言谈者众,则其德音之所抚循者博矣。”《梁书·康绚传》:“除振威将军、华山太守。推诚抚循,荒餘悦服。”唐颜真卿《谢浙西节度使表》:“即当缮修甲兵,抚循将士,观察要害,以备不虞。”章炳麟《山阴徐君歌》:“明明我君,夙夜劳勤。抚循士卒,莫不怀仁。”漢

故遣分符验抚循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