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皓知难污释义


【皓皓】“皜皜”。1.洁白貌;高洁貌。《诗·唐风·扬之水》:“扬之水,白石皓皓。”《楚辞·渔父》:“寧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宋沉遘《代人祭吴春卿文》:“皜皜之质,濯濯之仪。”清田茂遇《贫交行》:“君不见古来英雄不用为佣保,叩角行歌石皓皓。”曹亚伯《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诸烈士死义也,皓皓侠骨,使与犯人同葬一处,揆之於理,实不能平。”2.光明貌。汉扬雄《法言·渊骞》:“明星皓皓,华藻之力也与?”清龚自珍《春日有怀山中桃花因有寄》诗:“山中花开,白日皓皓。明妆子谁?温黁清妙。”

【知】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照。  3. 学识,学问:~识,求~。无~。  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音。~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 ◎ 古同“智”,智慧。

【难】1.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度。~点。~关。~熬。~耐。~产。~堪。~题。~以。~于。困~。畏~。急人之~。  2.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免。~为。~保。~怪。~倒(dǎo )。~道。~能可贵。  3. 不好:~听。~看。 | 1. 灾祸,困苦:~民。灾~。遇~。逃~。殉~。患~。遭~。避~。排扰解~。  2. 仇怨:排~解纷。  3. 诘责,质问:发~。非~。责~。 | ◎ 古同“傩”。

【污】1. 浑浊的水:粪~。血~。  2. 肮脏,不干净:~水。~泥。~浊。  3. 肮脏的东西:~渍。~垢。  4. 不廉洁:贪~。  5. 弄脏:玷~。~损。~辱。~蔑(a.玷污;b.诬蔑)。~染。

皓皓知难污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