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藩镇释义


【会稽】1.山名。在浙江省绍兴县东南。相传夏禹大会诸侯于此计功,故名。一名防山,又名茅山。《左传·哀公元年》:“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禹﹞更名茅山曰会稽。”2.郡名。秦置,今江苏省东部及浙江省西部地。《汉书·严助传》:“严助,会稽吴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贺太傅作吴郡,初不出门,吴中诸强族轻之,乃题府门云:‘会稽鸡,不能啼。’”清吴伟业《过朱买臣墓》诗:“翁子穷经不自贫,会稽连守拜为真。”

【藩镇】1.地方方面长官。《三国志·蜀志·许靖传》:“﹝张子云﹞今虽临荒域,不能参与本朝,亦国家之藩镇,足下之外援也。”清昭槤《啸亭杂录·论三逆》:“命吴三桂……等世守边圉,以为藩镇。”2.藩卫镇抚。《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愿陛下简文武之臣,各勤其官,州牧督将,藩镇方外,公卿尚书,务脩仁化。”3.唐代初年在重要各州设都督府,睿宗时设节度大使,玄宗时又在边境设置十节度使,通称“藩镇”。各藩镇掌管一个地区的军政,后来权力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掌握全部军政大权,形成地方割据,常与朝廷对抗。

会稽藩镇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