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正流澌释义


【滹沱】亦作“滹沲”。水名。即滹沱河。在河北省西部。出山西省繁峙县东之泰戏山,穿割太行山,东流入河北平原,在献县和滏阳河汇合为子牙河。至天津市,会北运河入海。唐李颀《欲之新乡答崔颢綦毋潜》诗:“寒风卷叶渡滹沱,飞雪覆地悲峨峨。”宋沉括《梦溪笔谈·杂志一》:“凡大河、漳水、滹沲……悉是浊流。”

【正】1. 不偏斜,与“歪”相对:~午。~中(zhōng )。~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当(dāng)。~派。~楷。~规。~大光明。~言厉色。拨乱反~。  3. 合于道理的:~道。~确。~义。~气。  4. 恰好:~好。~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面。~本。  7. 纯,不杂:~色。~宗。~统。纯~。  8. 改去偏差或错误:~骨。~误。~音。~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

【流澌】亦作“流凘”。1.江河解冻时流动的冰块。《楚辞·九歌·河伯》:“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王逸注:“流澌,解冰也。”汉刘歆《遂初赋》:“激流凘之漻泪兮,窥九渊之潜淋。”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河朔寒》:“流澌浮漂,舟船行难。”唐岑参《送严维下第还江东》诗:“敝裘沾暮雪,归棹带流凘。”清唐孙华《雪次东坡聚星堂韵禁体物语》:“夜半流澌霤结条,多年布衾真似铁。”2.流水。唐元稹《江陵三梦》诗之一:“寂默深想像,泪下如流澌。”清吴兆骞《谪宁古塔记》:“其石冈濶三十里,长三百餘里,嵌空玲瓏,下有流澌潺湲。”

滹沱正流澌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