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陛何人正伏蒲释义


【谏】◎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劝。进~。~阻。兵~。从~如流。

【陛】1. 〔~下〕对国王或皇帝的敬称。  2. 〔~见〕谒见皇帝。  3. 〔~辞〕臣子向皇帝告别。  4. 宫殿的台阶:~级。阶~。

【何】1. 疑问代词(a.什么,如“~人?”b.为什么,如“~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不?”“~如?”d.哪里,如“~往?”e.发表反问,如“~乐而不为?”)。  2. 副词,多么:~其壮哉!  3. 姓。 | ◎ 古同“呵”,谴责。 | ◎ 古同“荷”,担。

【人正】元。夏历的岁首。汉班固《白虎通·三正》:“十三月之时,万物始达,孚由而出,皆黑,人得加功,故夏为人正,色尚黑。”典

【伏蒲】废太子,史丹候帝独寝时,直入卧室,伏青蒲上泣谏。事见《汉书·史丹传》。后因以“伏蒲”为犯颜直谏的典故。唐韩愈《答张彻》诗:“峨豸忝备列,伏蒲愧分涇。”清钱谦益《王奉尝烟客七十寿序》:“公以孤忠赤诚,搘拄宫府,上欲泯伏蒲廷諍之跡,而下不欲暴羽翼保护之心。”

谏陛何人正伏蒲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