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说听经曾肯首释义


【见】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典

【说听】谓说给人听。《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若出得去时,对与我娘説听:多做些功德救度我。”

【经】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a.整理过的蚕丝;b.喻政治规划)。  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  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  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  5. 通过:~过。~历。~验。~手。~办。

【曾】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父。~孙。  2. 古同“增”,增加。  3. 竟,简直,还(hái ):“以君之力~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  4. 姓。 | 1. 尝,表示从前经历过:~经。未~。何~。~几何时。  2. 古同“层”,重(chǒng )。 典

【肯首】点头表示同意。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二:“帝自此御朝即拱嘿不言,大臣奏事,可即肯首,不即摇首。”宋叶适《徐道暉墓志铭》:“有诗数百,斲思尤奇,皆横絶歘起,冰悬雪跨,使读者变踔憀慄,肯首吟嘆不自已。”元袁介《踏灾行》:“只因嗔我不肯首,却把我田批作熟。”明高明《琵琶记·官媒议婚》:“欢悦,秦楼此日招凤侣,遣妾每特来执伐。望君家,慇懃肯首,早谐结髮。”

见说听经曾肯首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