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之使人每自失释义


【见】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典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使】1. 用:~用。~劲。~役。~力。~钱。  2. 派,差谴:~唤。~命。~女。  3. 让,令,叫:迫~。  4. 假若:假~。即~。  5. 奉命办事的人:~者。大~。公~。~馆。

【人】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每】1. 指特定范围内的任何一个或一组:~人。~回。~组。  2. 指特定范围内逐一出现的任何一次:~战必胜。~况愈下。  3. 虽:“~有良朋,况也永叹”(虽有良朋好友,危难之时也只能为之长叹)。  4. 古同“们”,中国宋元代口语。

【自失】1.因感空虚、不足而内心若有所失。《列子·仲尼》:“子贡茫然自失,归家淫思七日。”《史记·日者列传》:“宋忠贾谊忽而自失,芒乎无色,悵然噤口不能言。”晋葛洪《抱朴子·嘉遯》:“赴势公子勃然自失,肃尔改容。”唐刘肃《大唐新语·举贤》:“太宗尝问侍臣曰:‘朕子弟孰贤?’魏徵对曰:‘臣愚不能尽知,唯霍王元轨,数与臣言,臣未尝不自失。’”2.自己失去时机。明刘基《谕瓯栝父老文》:“惟父老审图之,无自失。”3.失身。《易·比》:“比之自内,不自失也。”程颐传:“二虽中正,质柔体顺,故有贞吉自失之戒,戒之自守,以待上

见之使人每自失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