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术震浮荡释义


【经术】犹经学。《史记·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礼废乐崩,追脩经术,以达王道。”唐张祜《投常州从兄中丞》诗:“史材谁是伍,经术世无双。”清唐孙华《国学进士题名碑》诗:“罢黜诗赋崇经术,儒生讲习丘与軻。”章炳麟《黄先生传》:“余少时从本师德清俞君游,亦数謁先生。先师任自然,而先生严,重经术,亦各从其性也。”

【震】1. 疾雷(霹雳)使物体振动:“~夷伯之庙”。~霆。  2. 雷:“烨烨~电。”  3. 巨大的力等使物体剧烈颤动:~撼。~荡。~颤。~响。~动。声~遐迩。  4. 迅速或剧烈地颤动:地~。身子不由得一~。  5. 特指“地震”:~灾。~源。~中。~级。~情。防~。抗~。余~。  6. 〔~旦〕佛教经籍中的译名,指中国。  7. 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惊。~怒。~骇。~慑。

【浮荡】1.飘荡。郁达夫《沉沦》:“几艘空船和几只舢板,轻轻的在系着的地方游荡。”老舍《骆驼祥子》三:“再加上四围的黑暗,使他觉得像在一团黑气里浮荡。”杨朔《大旗》:“风从东南吹来,漫野浮荡着青草的气味,还夹杂着肥料气息。”2.指行为轻浮放荡。《宋书·刘康祖传》:“康祖便弓马,膂力絶人,在閭里不治士业,以浮荡蒲酒为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红玉》:“如此落寞,尚不刻苦,乃学浮荡耶?”叶紫《星》:“﹝他趁这时候……﹞学会了和一切浮荡的、守空房的妇人勾勾搭搭。”3.指思想作风虚浮不实。《陈书·儒林传序》:“魏晋浮荡,

经术震浮荡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