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义规三易古释义


【静坐】◎静坐jìngzuò(1)[sitquietly]∶排除思虑,闭目安坐(2)[sitstillasaformoftherapy]∶气功疗法用静坐来治疗疾病(3)[sit-in]∶抗议或请愿的一种方式学生静坐示威

【义】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  3. 情谊:~气。恩~。~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  5. 指认为亲属的:~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  7. 姓。

【规】1. 画圆等的仪器:圆~。两脚~。  2. 法则,章程,标准:~则。法~。常~。清~戒律。  3. 格局,范围:~模。  4. 相劝:~尽力。~谏。~正(a.规劝,匡正;b.整齐;c.规矩)。~勉。  5. 谋划:~划。~约。

【三易】1.《连山》、《归藏》、《周易》的合称。《周礼·春官·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相传《连山》、《归藏》为夏、商之《易》,书已失传。参阅清皮锡瑞《经学通论·论<连山><归藏>》。2.三种容易之事。“三易”所指,随文而异。《韩非子·用人》:“君人者释三易之数而行……明主之表易见,故约立;其教易知,故言用;其法易为,故令行。”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沉隐侯曰:‘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读诵,三也。’”3.三次变换。宋苏轼《东坡志林·李氏子再

【古】1. 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代。~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典。~风。~训。~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朴;c.古老的道路)。  2. 古体诗的简称:五~(五言古诗)。七~(七言古诗)。  3. 姓。

静坐义规三易古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