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字都来三两行释义


【锦字】1.指锦字书。唐李频《古意》诗:“虽非竇滔妇,锦字已成章。”宋范成大《道中》诗:“客愁无锦字,乡信有灯花。”清纳兰性德《清平乐》词:“塞鸿去矣,锦字何时寄。”参见“锦字书”。2.喻华美的文辞。唐卢照邻《乐府杂诗序》:“霜臺有暇,文律动於京师;绣服无私,锦字飞於天下。”明何景明《怀高铁溪先生》诗之二:“新诗裁锦字,丽赋掷金声。”

【都】1. 大都市:~市。~会。通~大邑。  2.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国~。京~。建~。  3. 美好:“雍容闲雅,甚~”。~丽。~雅。  4. 总:~为一集。  5. 居:“~卿相之位”。  6. 古代称头目、首领。  7. 姓。 | 1. 全,完全:~要。功课学得~不错。  2. 表示语气的加重:一动~不动。 典

【来】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

【三】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两行】谓不执着于是非的争论而保持事理的自然均衡为“两行”。《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郭象注:“任天下之是非。”2.两者一起通行、流行。《毛诗·周南关雎诂训传》唐陆德明题注:“故训旧本多作故,今或作詁……案:詁、故皆是古义,所以两行。”3.两者一起施行、实行。《新唐书·吕諲传》:“始在河西,悉知诸将能否,及为尹,奏取材者数十人总牙兵,故威惠两行。”

锦字都来三两行的用户点评


梦醒情深

2024-04-18 20:53:01

这句诗字面上描述了文字之美,暗含了文字所具有的深邃内涵。锦字如同绚丽的锦绣,代表着文字的华美和魅力;三两行则体现了文字的简约和优雅。整句既形象生动又含蓄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时光把你我都拎走

2024-04-18 16:30:37

这句诗细腻入微,以“锦字”、“三两行”形容文字之美,赞美文字之华丽与简约。锦绣之色,暗喻文字之华美和绚丽;三两行的简洁明了,抒发了文字的简洁和精致。整句言简意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令人感慨万千。

迷乱人心

2024-04-18 02:01:29

锦字都来三两行,此句言辞精巧,字里行间尽展锦绣文字之美。锦字,表现出文字的华美和精致,让人感受到文字之美如锦绣般绚烂。三两行,则是点明修辞之奥妙,透露出文字的简洁和明快。全句言简意赅,充分展现了文字之力量和魅力。

独自流泪

2024-04-18 01:02:38

“锦字都来三两行”,既展现了文字之美,又点明了文字的魅力所在。锦绣之美,寓意着文字的华丽和绚烂;三两行的简洁明了,体现了文字的精粹和深邃。整句意蕴丰富,引人深思,展现了文学之美和独特性。

繁花似锦

2024-04-15 05:45:47

此句将文字与锦绣相比,既富有表现力,又体现出文字的华丽和珍贵。用“三两行”形容文字的精短简洁,有使人产生阅读的欲望,颇具启发。整句别出心裁,文辞优美,颇具意境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