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之成国释义


【爵】1. 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2. 君主国家贵族封号(中国古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位。官~。~禄(爵位和俸禄)。~士。  3. 古同“雀”。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成国】左传·襄公十四年》:“成国不过半天子之军,周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杜预注:“成国,大国。”孔颖达疏:“方四百里以上为成国。”宋沉遘《五言送李瑜通判润州》:“在昔为成国,於今亦大州。”

爵之成国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