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俗媚葱蒨释义


【举】1. 向上抬,向上托:~头。~手。~重。~棋不定。  2. 动作行为:~止。轻而易~。  3. 发起,兴办:~义。~办。创~。  4. 提出:~要。~例。  5. 推选,推荐:推~。荐~。  6. 全:~国。~世。~家。  7.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人。一~成名。  8. 攻克:“一战而~鄢、郢”。

【俗】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尚。风~。习~。约定~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名。~语。~曲。雅~共赏。  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气。~物。鄙~。粗~。庸~。  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人。世~。僧~。凡夫~子。

【媚】1. 谄,逢迎:~外。~世(迎合世俗)。~眼。~惑。~态。谄~。献~。奴颜~骨。  2. 美好,可爱:~景。明~。秀~。妩~。娇~。  3. 喜爱:“我既~君姿,君亦悦我颜。”

【葱蒨】“葱蒨”。1.草木青翠茂盛貌。南朝梁江淹《池上酬刘记室》诗:“葱蒨亘华堂,葐蒀杂綺树。”唐刘禹锡《史隐亭述》:“澂明峭絶,靃靡葱蒨。”唐李德裕《金松赋》:“含春蔼而葱蒨,映夕阳而的皪。”清王滔《记香港总督燕制军东游》:“﹝想其见﹞山川之秀淑,林木之葱蒨,必有畅然怡然,而惝然若失者。”2.青绿色。南朝梁江淹《颜特进延之侍宴》诗:“青林结冥濛,丹巘被葱蒨。”宋梅尧臣《依韵和欧阳永叔同游近郊》:“洛水桥边春已回,柳条葱蒨眼初开。”清李滢《望罗浮歌》:“葱蒨见怪竹,吚哑听碧鷄。”3.华美,艳丽。南朝梁锺嵘《诗品》

举俗媚葱蒨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