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绐侏儒学岁星释义


【肯】1. 许可,愿意:首~(点头答应)。  2. 骨头上附着的肉:~綮(qīng )(筋骨结合的地方,喻重要的关键)。中(zhòng )~(喻言论正中要害)。

【绐】1. 破旧的丝。  2. 缓慢;倦怠。  3. 混乱。  4. 疑惑。  5. 古同“诒”,欺骗;欺诈。 方言集汇

【侏儒】hūrú(1)[dwarf;midget]身材异常矮小的人;矮子(2)[dwarfed]∶形容个子矮小奉化应方伯,在京与试,成绩很优;因为貌颇侏儒,未能列选。——阿英《明朝的笑话》(3)[infant]∶借指未成年人(4)[shortpillarinaprooftruss]∶指梁上短柱

【学】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  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a.学位名,大学毕业生;b.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  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a.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b.现指初等学校)。

【岁星】即木星。古人认识到木星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其轨道与黄道相近,因将周天分为十二分,称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即以其所在星次来纪年,故称岁星。《韩非子·饰邪》:“此非丰隆、五行、太一、王相、摄提、六神、五括、天河、殷抢、岁星数年在西也。”《史记·天官书》:“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顺逆。”《旧唐书·宪宗纪上》:“壬申夜,月掩岁星。”清黄遵宪《十月十九日至沪》诗:“海水萍踪仍此地,岁星荔实忽周天。”2.即太岁。用以喻灾祸。程善之《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次其韵》之一:“廿载江湖负壮心,终看吴越岁星临。”参见“太岁”、

肯绐侏儒学岁星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