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斐君勿诮释义


【狂斐】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朱熹集注:“狂简,志大而畧於事也。斐,文貌。成章,言其文理成就,有可观者。”后以“狂斐”谓立意高远,文采斐然。宋梅尧臣《途中寄上尚书晏相公二十韵》:“下言狂斐颇及古,陶韦比格吾不私。”参见“狂简”。2.指狂妄无知者率而操觚或肆言无忌。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三:“尔何辈,輒敢窃圣经之名,冠於编首,今日聊赠一剑,以为后世狂斐之戒!”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下:“狂斐之徒,仅能动笔,类敢谤伤。”3.用为自谦之词。宋范仲淹《上执政书

【君】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王。~上。国~。~权。~临。~侧。  2. 古代的封号:商~。平原~。信陵~。长安~。  3. 对对方的尊称:张~。诸~。 典

【勿】◎ 副词,不,不要:请~动手。~谓言之不预(不要说没有预先说过)。 典

【诮】◎ 责备:~让。讥~。~呵。 典 方言集汇

狂斐君勿诮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