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习懒放释义


【老来】。唐杜甫《哭韦大夫之晋》诗:“童孺交游尽,喧卑俗事牵。老来多涕泪,情在强诗篇。”宋陆游《孤坐无聊每思江湖之适》诗:“老来閲尽荣枯事,万变惟应一笑酬。”明刘昺《忆秦娥》词:“少年离别,老来依旧。”《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若不早为筹画,到了那展转不开的时候,还是请公公重作出山之计,再去奔走来养活你我呢?还是请婆婆摒挡薪水,受老来的艰窘呢?”

【习】1.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练~。学~。实~。  2. 学:~文。~武。  3. 对某事熟悉:~见。~闻。~以为常。  4. 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惯。积~。陈规陋~。  5. 相因:世代相~。~~相因。  6. 姓。

【懒放】懒散放浪。唐白居易《适意》诗之一:“寒来弥懒放,数日一梳头。”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序:“往往酣醉,终日不醒,懒放之心,弥觉自得。”嬾放:犹懒散。清金农《东郊各舍寄章十五全人》诗:“只合杜门称嬾放,注书且喜脑华清。”漢

老来习懒放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