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到昧时须索讲释义


【理】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  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  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  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  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  6. 古代指狱官、法官。  7. 姓。

【到】1. 从别处来:~达。~站。~来。~场。~任。~职。~案。签~。恰~好处。  2. 往:~群众中去。  3. 周全,全顾得着:周~。面面俱~。  4. 成功:得~。办~。  5. 姓。

【昧时】不识时务。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师友》:“僕昧时者,谨以为贺。”典

【须索】1.索取;勒索。《旧唐书·裴度传》:“宣徽院五坊小使,每岁秋按鹰犬於畿甸,所至官吏必厚邀供餉,小不如意,即恣其须索,百姓畏之如寇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赐宴罢,有振武都头卒,不堪一行人须索,忽操白刃入斫圣美。”《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二年》:“自与辽通好,其接受使人皆自京差三番使臣,沿路州军,困於须索。”2.必须,须要。《敦煌曲子词·洞仙歌》:“拟铺鸳被,把人尤泥,须索琵琶从理。”《宣和遗事》前集:“休要忘了东岳保护之恩,须索去烧香赛还心愿则箇。”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三折:“今日亲家请俺两口儿

【讲】1. 说,谈:~话。~叙。  2. 把事情和道理说出来:~说。~学。~武。~演。~义。~师。~坛。  3. 注重某一方面,并设法使它实现:~求。~团结。  4. 和解:“而秦未与魏~也”。  5. 商量,商议:~价儿。~条件。

理到昧时须索讲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