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田孰若逢有秋释义


【力田】1.努力耕田。亦泛指勤于农事。《战国策·秦策五》:“今力田疾作,不得煖衣餘食。”《汉书·惠帝纪》:“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復其身。”唐司马扎《卖花者》诗:“不知力田苦,却笑耕耘辈。”清戴名世《赞理河务佥事陈君墓表》:“今诚兴水利,教民力田,则西北可復为财赋之藪矣。”易宗夔《新世说·雅量》:“徐竹逸与弟竹虚独守敝庐,昼则力田,夜不废读,儼如太平之世。”2.古时乡官名。汉置。《汉书·文帝纪》:“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后汉书·明帝纪》:“其赐天子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

【孰若】比得上。表示反诘语气。《后汉书·逸民传·庞公》:“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宋沉括《梦溪笔谈·官政二》:“与其害农,孰若取之於商贾?”明唐顺之《条陈蓟镇练兵事宜》:“与其惩既往之躭误,孰若慎将来之责成?”

【逢】1. 遇到:~遇。久别重~。~凶化吉。狭路相~。  2. 迎合,巴结:~迎。~君之恶。  3. 姓。 典

【有秋】丰收,有收成;丰年。《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穡,乃亦有秋。”晋陶潜《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穫》诗:“司田春有秋,寄声与我谐。飢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唐元稹《范季睦授尚书仓部员外郎》:“乃詔执事,聿求其才,乘我有秋,大实仓廪。”明李贽《复杨定见书》:“如种田相似,年年不輟,时时不改,有秋之穫如此,无成之岁亦如此,安可以一耕不穫而遂弃前事耶?”

力田孰若逢有秋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