詈言不见血释义


【詈】◎ 骂,责骂:“乃使勇士往~齐王”。~言。~骂。~辱。

【言】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  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  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  5. 姓。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见】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典

【血】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型。~脂。~压。~糖。~迹。~汗。~泪。~洗。~书。~雨腥风。~海深仇。  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统。~缘。  3. 喻刚强热烈:~性。~气方刚。 | ◎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詈言不见血的用户点评


花间一壶酒

2024-05-25 05:09:19

誓言虽不见血,亦当有力,有势,有实际行动之能证之,以充实誓言之诚信。大丈夫立誓者,当言必行,行必果,誓而不行,诚信何在?言行不符,虚伪露矣。誓言当有力量,方能感人,赢得尊重。

DreamyWhispers

2024-05-24 19:34:05

斥誓词者言之凶,誓词不见血,非正道也。誓言凝重,如火如荼,如雷霆万钧,可使人心为之一振,精神焕发,但若空口誓而不见实际行动,不过虚妄之辞耳。誓言应当言之有据,实践之可行,方为真言实信,克服世人对誓言之质疑。

狼的孤独

2024-05-24 07:46:38

言辞逆耳,力被朝秦暮楚,多言无益于识者。世间誓言诚信之人,寥寥无几,然成大事者皆秉持诚信之德,言必行之,行必果之。如詈言不见血,胜诚实施之誓何异?细思之,誓言不见血,实为妄言也。

幸福的猫猫

2024-05-22 06:49:56

誓言之本为义,如词不实,则誓言之力自然减弱。誓言者,当言之必行,誓之必果,方可赢得世人之信任。詈言不见血者,虚言也。诚信为本,言必有据,行必有力,实现誓言之公正无私。

DreamyNight

2024-05-22 00:22:42

誓言固非轻谈可得,应以诚信为本,信守诺言,方为忠信可恃。如誓言言之者,若言而不果,岂不鲁莽过甚?凭豪辩雄辩,神通广大之辞,不如襟怀诚笃,言必有德,行必有勇,盛誉自来。誓言如利剑,谨防伤人,保护好言之本分,见血之义。

秋怀其它诗句